危險流浪者號試運行。
時隔五年四月多,羅利終于又穿上了機甲駕駛服,進入了熟悉又陌生的危險流浪者的駕駛艙。
里面的布置和五年前幾乎沒有區別,再也看不出曾經被開菊獸硬生生扯掉一半的痕跡。
而當森·真子踏入煥然一新的駕駛艙時,羅利注視著這個曾創造3分鐘干碎模擬開菊獸記錄的傳奇學員,露出會心笑容。
“你是想問我點什么嗎?”森·真子嘴角噙著笑意歪頭道。
“不必了,五分鐘后我們將共享所有記憶。”
更新后的駕駛艙完整保留了初代設計精髓:鈦合金足部固定器、脊椎神經傳導陣列、液壓平衡裝置等經典配置均得以保留,最顯著的升級是將實體陀螺儀替換為動作捕捉系統,使微操精度提升至毫秒級。
于是駕駛員就位。
兩人分別站上了自己的位置,腳掌、手臂、背部脊髓夾一一被機械裝置固定,在羅利看來,唯一的區別就是手部的實體陀螺儀被虛擬的信號所取代,畢竟時代是在進步的。
而通過這樣的連接,駕駛員的身體運動將會反饋到機甲之上,完成各種或者簡單或者復雜的動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由此,渺小的人類甚至可以展開拳腳,用自己的身軀“帶動”高達七八十米的巨型機械體做出靈活的格斗動作。
這個系統會將人類的神經信號轉換成機械可以理解的信號,同樣也會將機械所收集到的信息反饋到駕駛員的神經系統之上。
以此,人類和機械融為一體,人類可以憑借自身的身體和精神素質,駕駛機甲與神經雙向鏈接系統構建著人機交互的雙向量子通道:駕駛員肌電信號經納米級傳感器轉化為機甲動作指令,同時將機甲承受的千噸級沖擊力轉化為可耐受的神經脈沖。
這種實時雙向反饋使機甲成為駕駛員的身體延伸,但也帶來每秒數TB的數據沖擊——這解釋了為何單人駕駛會導致腦組織溶解。
神經元共感系統(Drift系統)的革命性突破,使得兩位駕駛員的意識能在量子層面形成糾纏態。
(否則無法解釋為什么先驅只是通過紐頓與怪獸通感就能獲得情報,信息傳遞速度明顯超光速了)
記憶共享深度達到海馬體直接調取級別,痛覺傳導延遲不超過2納秒。這種超越血緣關系的絕對同步,因此這幾乎要求駕駛員具備鏡像級的思維模式。
對于經歷過兄弟陣亡、機甲半毀的羅利而言,這次重啟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對創傷記憶的直面。
即使羅利曾經很有經驗,但是畢竟已經五年沒有體驗過了。
當系統啟動的蜂鳴聲響起,兩人意識開始以每秒50次的頻率進行深度交互,駕駛艙顯示屏上的同步率數值在劇烈波動中艱難爬升。
隨著系統啟動提示音響起,兩股意識流開始進行量子糾纏級的深度交互……
喜歡奧特:杰頓怎么跑到諸天去啦?請大家收藏:()奧特:杰頓怎么跑到諸天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