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可以當一個比較重要的設定補充章,主要是為了反應杰頓的心理變化,過渡到一個更加不當人的思維去)
潘多拉星球,在《阿凡達》電影的設定里,關于其空氣成分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一種觀點宣稱,潘多拉的大氣環境充斥著氨氣、甲烷與氯氣。
這些氣體,對于地球生物而言,無疑是無法長時間暴露其中,亦或是大量吸入的劇毒物質。
也正因如此,不少人會半開玩笑地調侃阿凡達世界的空氣聞起來有股尿味。然而,這種說法實則漏洞百出。
氨氣與氯氣在化學性質上相互抵觸,根本無法大量共存。
再者,氨氣與甲烷皆屬于還原性氣體,若它們在大氣中大量存在,大氣里便不可能同時含有大量氧氣,畢竟氯氣與氧氣均為氧化性氣體,這是基本的化學常識。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潘多拉星的大氣中含有氮氣、氧氣、高達18%的二氧化碳、超過5。5%的氙氣,以及大于1%的甲烷和硫化氫。
正是這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與硫化氫,使得潘多拉星球的大氣對地球生物來說毒性極強。
但無論是氨氣、氯氣,還是硫化氫,對地球生物而言,都是帶著刺鼻氣味的有毒氣體。
可對于杰頓來說,這些氣體對自己毫無影響,要不是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個星球的基本信息,他才懶得去分辨其中差異。
此時的杰頓,尚不知自己身處何方,在這全然陌生的環境中,謹慎行事方為上策。通過解析星球大氣,雖只能管中窺豹,卻也能對這個星球的環境略知一二。
他正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仔細分辨著這星球大氣的成分,心中思索著各種可能性。
就拿自己的火球技能來說,如果是在富氧環境,或者充滿甲烷的環境里,其爆炸效果必然與在充滿二氧化碳的空氣中大不相同。
所以,在這些細節上,謹慎把握是極為必要的。
然而,杰頓漸漸發覺,空氣中那原本刺鼻的刺激性氣味似乎沒那么明顯了。
但他又不敢確定,這究竟是因為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待久了,身體已然適應,對這些氣味不再敏感,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思索間,杰頓并未停下探索的腳步,他繼續運用自身獨特的細胞解析功能,對這個星球的原生物種展開深入分析。
隨著解析的逐步深入,一個既讓他倍感神奇,卻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的發現呈現在眼前——這些外星生物竟與地球正常生物有著一致的基因結構,同樣是由四種脫氧核糖核酸構成最基礎的基因密碼。
要知道,在他所處的特攝宇宙里,自己吞噬過的眾多怪獸,基因結構可謂千奇百怪。
有些怪獸的基因結構之復雜,連一些高等文明都難以完全解析透徹。就拿他自己來說,不也是融合了異生獸基因與斯非亞基因的特殊存在,根本不能以常理揣度。
可如今,這個星球的外星生物,居然與他在地球所遇的原生物種有著類似的DNA結構?
杰頓實在難以相信,宇宙中兩顆本無關聯的星球,在生命基礎物質的組成上,竟會如此巧合地一致。
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為何偏偏這兩個星球的生物,都是由核苷酸、糖類、脂類、蛋白質等物質構成?
由此,杰頓不禁陷入深深的疑惑……
什么情況?這個星球,怎么與地球還有關系呢?
往更深一層想,是不是與人類有關?還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