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事件六個月后,第二只怪獸“混沌”登錄馬尼拉,接著第三只“壞腦”襲擊了圣盧卡斯角,然后還有第四只入侵悉尼的“切刀”,第五只……
一顆顆核彈在本屬于人類的領土上轟然爆炸……
而在與怪獸的戰斗中,人類發現怪獸血液含有劇毒物質怪獸毒藍(Kaiju
Blue),污染了大片土地,比如舊金山灣區成為“死區”,后續數十年無法居住。
因此,大規模使用強力爆炸性武器,不論是常規炸彈還是核彈頭,都很容易導致怪獸的身體組織碎得滿地都是,特有的藍色血液更是會大量蒸發進入大氣圈,造成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
直接接觸人體會導致嚴重的腐蝕和中毒癥狀,而進入大氣稀釋之后不僅無法在大自然中快速分解,反而會對原本就在現代化工業進程中遭到破壞的自然環境形成更加沉重的打擊。
當然頻繁使用核彈頭也絕不是什么好主意,這里丟一顆那里丟一顆,一個個無人區就被制造了出來,如此發展下去人類的生存空間必然受到極大的壓縮。
一次次入侵事件暴露常規武器對怪獸的無效性,迫使聯合國于2014年做出措施,統籌全球防御戰略。
因此人類成立“環太平洋聯合軍防部隊”(Pan-Pacific
Defense
Corps)后簡稱PPDC。
在首爾峰會上提出“獵人計劃”,標志著人類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研發巨型機甲對抗怪獸。
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戰爭巨獸:“機甲獵人”(Jaege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不斷出現的怪獸,推動了“神經橋接系統”(Drift
System)和機甲制造的突破。由兩名腦部神經網絡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聯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這些巨大的機械造物。
啟動機甲研發后,首臺試驗機“吵小子育空”于2015年1月完成。
2015年4月,首臺實戰機甲“隱形浪人”在秘魯利馬建成,標志著機甲時代的正式開啟。
自從有了機甲獵人,人類開始獲得勝利。
制造與之匹敵的巨型機甲,單純通過物理攻擊,造成開菊獸“內出血”死亡,阻止其毒素污染大氣。
另一邊,PPDC一邊建立庇護所,一邊在香江、東京、悉尼、海參崴、阿拉斯加等八處建立制造機甲的基地,對于機甲的相關升級,維修,調配等都在這些基地完成。
于是人類延續著勝利,這些體型堪比開菊獸,高達二三十層樓的機甲獵人在與怪獸的戰斗中屢獲勝利,那些表現較好的機甲獵人駕駛員更是成為了明星一般的存在。
甚至將怪獸襲擊變成宣傳活動與儀式,但人類卻并不知道更加恐怖的威脅即將來臨,而“怪獸戰役”也就此打響……
……
一切在2020年2月29日這個時間節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的怪獸自海底出現,那是一頭長著像鯊魚一樣的狹長刀頭,身背貝殼一般盔甲,胸前長有兩對前肢的丑陋怪物。
代號:鐮刀頭(Knifehead)等級:第三級高度:96米重量:2700噸。
所謂的怪獸等級,是人類在長時間受到怪獸襲擊的過程中漸漸總結出的一個或許不夠準確,卻相對直觀的指標。
自從“舊金山事件”以來,人類在開菊獸的不斷襲擊下逐漸掌握了它們的攻擊手段、習性和弱點。從生物學的角度開菊獸共被分為五級,分級標準是根據一只巨獸的體型、質量和綜合實力進行劃分,而等級越高,怪獸的生命力越高,體型越龐大,破壞力也就越強。
而鐮刀頭是迄今為止遇到體型最大的三級怪獸,從前進方向來判斷,它的前進路途上,很可能會進攻至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一帶。
而奉命出擊的美國機甲憂郁羅密歐卻與改變方向前進的鐮刀頭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