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電網頻率急劇下跌!負荷中心大規模停電!”
“同步軌道通訊衛星信號丟失超過百分之七十!gps導航全面失效!”
各國緊急應變中心的通訊頻道里,絕望的呼喊此起彼伏。
人類社會賴以為生的能源動脈和信息神經網絡被瞬間斬斷。
全球氣溫正以每小時1攝氏度的速度暴跌
城市陷入黑暗,交通徹底癱瘓,僅存的電力在寒冷和恐慌中迅速消耗殆盡。
天為什么黑得這么快?
這樣的問題無人能夠解答。
街頭,便利店被驚慌的人群洗劫一空,但搶到的食物和瓶裝水在急速下降的氣溫中迅速變得冰冷。
饑餓和嚴寒成為了比那遙遠黑霧更迫在眉睫的威脅。
軍隊被迫開上街頭維持秩序,但坦克和裝甲車也需要燃料,而燃油在越來越低的溫度影響的環境中正變得粘稠。
科學家們利用尚能運行的近地軌道衛星和高空探測器,拼湊出這黑霧的恐怖特性,并通過殘存的低頻無線電波和地面光纖網絡,艱難地向公眾傳遞著解釋:
“公民們,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宇宙現象……”
一位資深天體物理學家在僅有應急電源的廣播電臺里,聲音沉重而疲憊,“這片‘黑霧’,其微粒對可見光波段的光子具有近乎完美的吸收率,不進行任何反射或折射。這導致陽光無法抵達地面。”
“更致命的是,”他頓了頓,語氣更加艱難,“它能嚴重衰減甚至屏蔽絕大多數頻段的電磁波。我們的通訊、網絡、雷達……幾乎所有現代科技的眼睛和耳朵,都被蒙住了。而且,被吸收的巨量太陽能去向成謎,它沒有顯著升溫,能量仿佛……被它‘吃掉’并儲存了起來。”
一段時間后,生物學家也開始在后續的廣播中補充:“地球上的光合作用已經停止。”
“這意味著,全世界的植物……將會在幾天內開始大量死亡。海洋浮游植物也是如此……它們是地球氧氣和食物鏈的基礎。我們面臨的,是一場……”
他哽咽了一下,“如果這場災難持續下去……將會是一場生物圈級別的滅絕事件。”
絕望,如同黑霧本身,冰冷、粘稠、無聲地滲透進每一個人的心臟。
然而,在無盡的黑暗中,人性的微光依然在掙扎。
社區里,鄰里們自發組織起來,共享著寥寥無幾的發電機燃料、罐裝食品和毛毯。
蠟燭和手電筒成為了最珍貴的物資。人們圍坐在冰冷的公寓里,依靠彼此的體溫和低語抵抗著深入骨髓的寒冷和恐懼。
地下掩體、核電站、地熱能源站、大型科研機構成為了人類文明最后的堡壘。
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拼盡全力維護著核能、地熱等少數不依賴太陽的能源設施,嘗試建立其他不依賴電磁波的聯絡方式,為文明保存最后的火種。
“我們不能放棄!”
“只要還有一個人,還有一絲光,我們就必須戰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