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而言,“看”這個世界,是一個綜合了數十種不同感知模式的復雜信息處理過程。
他頭部和軀干上的特殊器官向四面八方發射出人耳無法捕捉的高頻與低頻聲波。
聲波在迷霧中傳播,遇到障礙物后返回,通過分析回聲的延遲、強度和頻率變化,杰頓能在腦海中精確勾勒出方圓數公里內所有物體的輪廓、距離、質地甚至內部結構,其精度足以分辨出巖石的裂縫和生物骨骼的細微形態。
這是一種不受光線影響的、全天候的“視覺”。
他不止如此,杰頓還能夠感知從紅外到紫外乃至更寬泛波段的電磁輻射。
他“看”到的不僅是物體反射的可見光,更是物體自身散發的熱量以及紅外輻射、可能存在的生物電場、以及環境中流動的各種未知能量形式。
此刻,在他眼中,這片迷霧本身就在散發著一種極其微弱但持續不斷的、令人不安的灰白色能量輝光,而迷霧中隱藏的生物,則如同暗夜中的燈火,以其獨特的生命能量信號暴露無遺。
除了“視覺”的探索,杰頓還在捕捉環境中最細微的引力變化、磁場波動以及未知粒子的軌跡。
這讓他能夠感知到那些完全沒有能量散發、甚至對聲波隱形的存在,或者預判某些能量攻擊的軌跡。
通過這些綜合感知,杰頓“第一眼”便穿透了厚重的迷霧,清晰地“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
他推測,大概是位于一顆行星的表面,漂浮在一片廣袤無垠的、由奇異迷霧構成的“海洋”之中。
不過,按照這個引力特征,應該不是地球。
杰頓思考著。
上下左右皆是茫茫白霧,沒有明確的天地方向。
遠處,有一些巨大、模糊的陰影,仿佛是懸浮在霧海中的“島嶼”或“暗礁”,可能是物質的凝聚點,也可能是某種巨型生物的巢穴。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這片霧海中活躍著的、光怪陸離的生態系統。
就在他下方數百米處,一群形似巨型水母、半透明且散發著幽藍色生物熒光的生物正在緩緩飄蕩。
它們的觸須如同無數細長的絲帶,在霧中拂動,捕捉著更微小的、幾乎難以被常規手段探測到的霧中浮游生物。
杰頓的能量視覺顯示,這些“霧水母”正在吸收迷霧中的某種特殊能量粒子。
不遠處,幾只長得如同放大了千百倍、甲殼上布滿尖刺和詭異花紋的“霧中甲蟲”,正利用鋒利的附肢在一種懸浮的、類似珊瑚礁的凝結物上刮取養分。
它們彼此之間會發出低沉的次聲波進行交流,似乎存在簡單的社會結構。
而更深處,捕食正在上演。
一條體型修長、如同鰻魚但周身覆蓋著堅硬骨板、長著菊花狀口器的“霧鰻”,悄無聲息地接近了一群正在啃食某種發光苔蘚的、類似長毛鼠的小型生物。
突然,霧鰻張口,口器瞬間擴張,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力,將幾只來不及逃竄的“霧鼠”吸入其中,骨板合攏,傳來令人牙酸的碾碎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完全是一個自洽的,遵循著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