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回觀察了一下花粉的成熟度后,微微點頭,他的目標,正是這些花粉。
只見他取出兩個透明且質地柔軟的罩子,這兩個罩子設計精巧,既能有效隔離外部環(huán)境,又不會對內部植株造成傷害。
江回小心翼翼地將兩個罩子分別套在兩株松樹的枝葉上,確保每一朵雄球花都被完好地覆蓋在內。隨后,他熟練地收緊罩子的開口,形成一個密封的空間。
接下來,流光藤從他手中滑出,宛如靈蛇般精準地環(huán)繞住那兩根纏繞生長的主干。隨著江回的手勢,流光藤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其力度恰到好處,既足以激蕩起花粉云霧,又不至于損傷到枝葉。
江回專注地觀察著流光藤搖晃松樹所產(chǎn)生的效果,眼見花粉如金色細沙般從密密麻麻的雄球花中被震落,紛紛揚揚地飄散在透明罩子里。
不知道是受到驚嚇還是什么其它原因,這些花粉相當活躍。
它們被抖落后,并沒有全部安靜地向下自由落體沉積到罩子底部,而是在空中反復上升,然后緩緩下降,有些還會在罩子壁上橫跳反彈,碰撞出一連串細碎而密集的“噼里啪啦”聲。
江回見此,沒有任何驚異,以前收集花粉時已經(jīng)見識過了。
流光藤持續(xù)而有節(jié)奏地擺動著,確保每一處角落都能被花粉充分覆蓋。這樣,不僅能高效收集花粉,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花粉的損失。
隨著時間推移,罩子內部的花粉濃度逐漸升高,原本清晰可見的松樹枝葉在金黃云霧的包裹下變得朦朧起來。
江回深知,花粉收集的關鍵在于掌握好時機,既要確保足夠的花粉積累,又不能讓花粉過密導致后續(xù)處理困難。憑借以往的經(jīng)驗,他判斷此刻的花粉密度已達最佳狀態(tài)。
于是,江回停止了流光藤的搖晃,讓它緩緩收回,避免在撤出時擾動已經(jīng)懸浮的花粉。
接著,他啟動了培養(yǎng)罐內置的抽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通過微孔過濾網(wǎng)溫和而高效地將罩子里的空氣連同花粉一同抽取出來,同時防止大顆粒物質或水分進入。
隨著抽氣過程的進行,罩子里的金色云霧逐漸消退,顯露出下方只剩下枝葉的松樹,而那些珍貴的花粉則被安全地捕獲在特制的收集裝置中。
待抽氣完畢,江回仔細檢查了收集裝置的狀態(tài),確認無誤后將其中的花粉小心地封裝進兩個玻璃瓶中,標記上詳細的采集信息,包括日期、時間、松樹品種以及花粉狀態(tài)等。
江回將標明“針葉銀松花粉”的玻璃瓶放入冰柜冷藏,將寫有“楓葉紅松花粉”的瓶子擺放在實驗臺顯眼位置。
他花了半個多小時,配置了三十支試劑,整齊地排列在試管架上。接著,他用注射器,扎進裝有花粉的玻璃瓶口軟孔,抽取了滿滿一管楓葉紅松花粉懸浮氣體,一點一點的注入三十支試劑中。
花粉一接觸到試劑,便失去了漂浮的特性,仿佛遇到了致命的溶劑,迅速溶解其中,眨眼間與試劑合為一體。
此刻,實驗室中突然響起一陣“滴滴”聲。
江回循聲望去,原來是強波震顫儀運行時間已到。
他快步走過去,取出已經(jīng)融合的枯榮根制劑,放進冰柜存放起來。
隨后,他將剛剛配制好的30支松花粉制劑分層放入圓柱形強波震顫儀中,啟動程序進行震顫融合。
趁著這個間隙,他走到無菌箱旁邊,查看傘形蕉的融合進展,適當添加一些藍色試劑,確認無異常情況后,回到了培養(yǎng)罐區(qū)域。
他停在鬼臉核桃培養(yǎng)罐旁,目光鎖定枝條上一顆將成為下一個研究對象的果子——詭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