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云天和佟諾在辦理池家麗案件的時候,山嵐和蔣政也基本完成了另一案件的跟蹤調查。
“山嵐,你們負責的案子調查的怎么樣?”佟諾問。
“有了眉目,不過定性上存在詐騙行為,正考慮跟社長匯報,是否建議委托人移交到公安局。
“哦,這么復雜?還涉及到違法犯罪了?”鶴云天有些驚奇。
“呵呵。。。就這個案子來說簡直是個笑話。這社會真是啥樣的事都有,唉!”山嵐搖搖頭笑道。
“說來聽聽,我們也學習學習。”佟諾好奇的眼神望著山嵐。
“好,我給你們講講這個故事。蔣政,有如果遺漏的,你來補充哈。”
“OK,no
problem。”蔣政一邊說一邊打出OK的手勢。
“剛剛接手案件時候,開始以為是純粹的借貸糾紛,沒有想到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騙局。”
“騙局?”
“開始委托人是不知道的。通過我們的調查才發現的。”
“這個故事有意思的很!嘿嘿,佟諾你得好好聽聽。”蔣政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委托人是一個五十歲的中年胖男人,叫徐大福,個體工商戶,在泰楠市一個批發市場做品牌飲料代理。借款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女的,叫李秋嬋,秋天的秋,嬋娟的嬋。在泰楠市商業大廈三樓賣品牌西裝。”
“李秋嬋,挺有詩意的名字。”鶴云天插話道。
“詩意倒是有了,可是命不長。秋蟬抱枝死,不敢鼓秋聲。”山嵐沉吟道。
“對呀,山嵐講的對。秋嬋,秋蟬,秋天之蟬。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晚秋悲鳴,恰似風燭殘年呀。”鶴云天接過山嵐的話,不免感慨。
“跑題了。你們是大成殿前跳秧歌——拽文弄舞了,哈哈——”佟諾聽著也打起哈哈。
“看你們兩個都把我帶到茄子地里了。來,繼續。”山嵐說著又講述借貸的故事。
“徐大福有一個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跟李秋嬋熟悉。有一天,徐大福的這個朋友邀請徐大福喝酒吃飯。在飯桌上,徐大福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李秋嬋。吃飯聊天時,李秋嬋稱店面裝修進貨,需要五十萬周轉資金,于是向徐大福提出借款,月息一分五厘。并拿出品牌授權書、營業執照、還有家里的房產證復印件讓徐大福看。期間徐大福政府的朋友也幫助李秋嬋說了很多好話。礙于朋友的面子,徐大福答應現場考察李秋嬋的店面和房產情況。”
“李秋嬋為啥不到銀行貸款呀?”蔣政問。
“這個問題,徐大福也考慮到了,并在飯桌上問了李秋嬋。那個年代個體戶要在銀行貸款,手續非常繁瑣,又是要實物抵押,又是要擔保人的。反正最后的解釋讓徐大福深信不疑,況且他的政府部門的朋友也一直幫襯著李秋嬋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