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這是一次難得的政治資本積累。多年以后,或許人們早已忘記自己曾是插班生的身份,但參加過當政青干班,就意味著自己已被組織列為重點培養對象,這份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課余時間,張天云也未曾放松。他誠懇地向老師們請教問題,態度嚴謹,沒有絲毫的阿諛奉承。老師們對他的印象極佳,對他的考評自然也不會差。
每晚回到家中,張天云依然保持著學習的熱情。在那個網絡尚未普及的年代,縣政府網站已經悄然上線。他便利用晚上的時間,在網吧里深入研究雍平縣各個單位的組織架構。
縣委、組織部、縣委辦公室等重要部門的領導簡歷,他早已爛熟于心;其他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他也做到了心中有數。
雖然簡歷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情況,但張天云畢竟是從底層一步步奮斗至公司高層的。他擅長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經歷,來推測其大致的背景和性格。
這些人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他的合作伙伴或競爭對手,因此,盡可能多地掌握他們的信息,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在眾多簡歷中,新任縣長厲正剛的簡歷尤為引人注目。
張天云只是匆匆一瞥,便斷定此人背景非凡。
31歲的縣長,在官場中實屬罕見。厲正剛畢業于中南農大,畢業后便直接進入武德市委辦公室擔任辦事員。
這份簡歷背后,無疑隱藏著更為復雜的政治生態和人際關系。
張天云深知,與這樣的人打交道,必須更加謹慎和周密。
在不足半年的光景里,厲正剛的職業生涯實現了飛躍,由武德市雨農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起步,迅速晉升為主任,繼而又被任命為黨委書記。
兩年后,他重返市委督查室,重掌主任一職,其后更是一路高歌猛進,歷任雨農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副區長及區委副書記。
直至今年11月,他再度被調任至雍平縣,出任縣長一職,而此刻,他履新尚不足一月。
厲正剛的仕途晉升之路,宛如遵循著黨內提拔干部最為迅捷的軌跡,短短六七年間,他即從一名普通辦事員躍升至正處級領導干部,肩負起一方百姓的福祉。
若無深厚的背景支撐,這樣的成就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張天云內心深處,隱隱預感著厲正剛將成為自己人生軌跡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他堅信,厲正剛的未來絕不會局限于雍平縣這一隅之地,步入市委大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此番厲正剛的下放任職,無疑是積累資歷、鍛煉才干的重要一環。
然而,張天云深知雍平縣的復雜局勢。作為武德市面積最大、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縣份,雍平縣雖貧窮,卻蘊藏著巨大的政績潛力,也因此成為了各方勢力競相角逐的焦點。
厲正剛若想在這片土地上有所作為,必須精心構建自己的執政團隊。
在雍平縣底層官場摸爬滾打了兩年的張天云,雖然對縣城的具體情況尚不熟悉,但通過各種渠道也略知一二。
縣里的幾位主要領導,大多與市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原本,常務副縣長武德之被視為縣長職位的有力競爭者,其背后站著的是市委高副市長。
高副市長曾在雍平縣擔任過縣委書記,而武德之正是他昔日的得力助手,其常務副縣長的職位也是由高副市長親自點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