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云發現,這里的老師水平都很高,真的能學到不少東西。
特別是行政管理學和經濟學這兩門課,張天云聽了幾堂課之后,感覺收獲頗豐。
他不禁感嘆:“黨的黨校制度真是太好了!干部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學習之余,張天云也不忘和同學們交流。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同學,發現自己確實有點“另類”。
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來自省市一級機關的干部,很多級別都是副處甚至更高,而且年齡都不大,基本都在45歲以下。
大家對這位插班進來的學員也充滿了好奇。
一來是因為張天云年輕;二來大家都明白,能在培訓班開始后再插班進來的,肯定得有點“硬實力”。
當然啦,這里的學員跟大學校園里的學生可不一樣。
因為他們都是老機關了,說話、做事都透著那么一股子“老練”。
不過張天云可不在乎這些,他覺得自己既然來了,就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這個充滿微妙與機智的世界里,溝通成了一門高深莫測的藝術,而張天云呢,就像個守護秘密的寶藏獵人,對“我來自雍平”這個秘密守口如瓶,絕不輕易泄露給任何人。
課余時間,大伙兒聚在一起,聊的可不是書本上的那些枯燥知識,而是怎樣在人生的棋盤上巧妙布局,為自己編織一張四通八達的關系網。
經過幾天的“摸爬滾打”,張天云漸漸摸清了這個小江湖的門道——原來,這里藏龍臥虎,不少人都是從省委、省政府那些大機關里下來的,
就連武德市委辦公室都派了人來,比如那個譚志明,年紀輕輕,具體官職不詳,但從他那老練的話語和沉穩的氣質來看,級別估摸著不會比自己低。
譚志明,這家伙可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才三十多歲,就已經把“圓潤”二字修煉到了極致。
他就像個社交場上的明星,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迅速成為焦點,課余時間里,總能看到他和其他學員談笑風生,那場面,和諧得就像一家人。
在張天云這雙敏銳的眼睛下,看出學員們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大陣營。
一邊,是住在蓉城市區的“貴族派”,下課后,他們便開著小車,風馳電掣般回到各自的領地,這些人,要么是省機關的大佬,要么是蓉城市機關的精英;
另一邊,則是住在宿舍的“草根派”,比如張天云所在的八號樓,就聚集了一幫來自江南各地級市的干部,八大城市,每個市都派出了幾位代表。
這兩大陣營,就像是兩條平行線,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卻鮮有交集。
大家似乎都默認了這種無形的界限,誰也不想越雷池一步。
想想也是,官場嘛,說到底就是個名利場,大家各懷心思,只對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感興趣,至于那些“無用之人”,自然是懶得搭理。
不過,張天云可不在乎這些圈子不圈子的,他覺得自己就像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他看來,這個地方,可不是拓展人脈的好去處,這里的每個人都戴著面具,說話做事都藏著心眼,更像是在尋找志同道合的盟友。
而他呢,自覺還沒達到那個級別,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選擇傾聽,而不是發表意見。
這天中午,張天云吃過飯后,見下午沒課,便像往常一樣,打算回宿舍享受他的網絡時光。
推開門一看,嘿,客廳怎么亂得跟戰場似的?他心頭一緊,心想:這又是哪位大俠來“光顧”了?
嘿,這黨校里難道還藏著什么神秘大盜不成?
張天云正琢磨著要不要回臥室探探虛實,看看有沒有什么不速之客光顧,結果,“咔嚓”一聲,那扇平日里緊閉的房門竟然自己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