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柒柒堅定地搖了搖頭,把沈淮川的話原原本本地轉達給了公婆。
聽到小兩口也是這個意思,秦佩蘭一直懸著的心終于徹底落回了肚子里。
她長長地舒了口氣,用手輕輕順著自己的胸口:
“不治了好,不治了好!這下咱們全家算是想到一塊兒去了!我這心里啊,總算踏實了!”
至此,一家人總算在這件最重要的事情上達成了一致。
無論舟舟曾經是誰,從今往后,她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老沈家的孫女,沈渡舟。
或許,有時候遺忘,才是最好的保護。
至于他們那個真正的親孫女,小小的沈渡舟,如今已安然長眠。
當年得知孩子身世后,沈家二老忍著巨大的悲痛,將她與其他幾位犧牲的烈士一同,妥善安葬在了Y省的烈士陵園,用了最高的規格。
每年去醫院看望沈淮岳和林薇時,他們也總會抽空去一趟陵園,在那小小的墓碑前放上一束花,靜靜地站上一會兒。
身為沈家的后代,流淌著英雄的血脈,相信那個早早逝去的小渡舟,在天有靈。
也一定會愿意看到她的“小戰友”,代替她在這個世界上,無憂無慮,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決定了不再繼續治療后,第二天一早,沈家便將這個決定告訴了吳醫生和陳醫生。
這前兩天還信誓旦旦,滿懷希望地要繼續治療,爭取讓孩子徹底康復呢,這突然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兩位醫生聽了,都愣了好一會兒,有些錯愕。
不過,驚訝歸驚訝,她們也都是通情達理的人。
孩子治還是不治,說到底,決定權終究是在家長手里。
她們作為醫生,只能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方案,最終的選擇和后果,都需要家屬自己來承擔。
這個道理,她們都懂。
好在,舟舟目前恢復的情況已經非常理想了,能夠自主開口說話,這就是最大的突破。
后續的語言功能恢復,就像教牙牙學語的小娃娃一樣,只要家人耐心引導,多創造機會讓她練習,循序漸進。
用不了多久,就能和正常七歲的小朋友沒什么兩樣了。
想到這一點,兩位醫生心里也多少有些安慰。
既然治療不再繼續,兩位醫生留在沈家的任務也算基本完成了。
她們本來就是各自醫院里的骨干,手頭還有不少工作和病人等著,在這邊已經待了快大半個月了。
于是,她們便主動提出,下午就去買火車票,準備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