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鎮城隍
9月8日早晨,何宇飛忍受住政治上壓力,匆匆帶著兵出城,就如同草原牛羊在遷徙。
武飛帶著五千人急行軍,朝著葫城北部名為洛鎮的地方飛撲而去,那目標是相當明確。
因為武飛通過探子知道,剛好顧首關也要派三百精銳騎兵往南邊趕,從路線來看。似乎是也要在這里建據點的,確保何宇飛部即使是敗退后,也能撤離到北方。
這不就巧了嗎,武飛剛好就不希望何宇飛部隊逃到北方去,預判撞上了預判。
8號這天晚上,李孝榮帶著九百精銳先一步趕到洛鎮的南側,在進入鎮子后,正好撞到從東側入鎮的顧守關來的昊軍。
昊軍發現爻人騎兵后拼死抵抗,但李孝榮入城前已經確定了對面隊列是從東邊來的,遂派遣了一隊騎兵繞后。
昊軍在東側牌坊街道上匆忙朝著里面增援,突然聽到背后馬蹄聲,猝不及防被砍倒。
洛鎮坊市內,正在勉力搏殺的昊軍們后方傳來刀斧手砍殺聲,頓時全軍崩潰。于是乎爻軍以僅僅損失30人的輕微代價,在關鍵時刻拿下這個陣地。
后線正在帶著大部隊行軍的武飛看完了戰報后,評價:李孝榮這次突襲是占了巧了。
當然了,如果他遲了一步,就算洛鎮已經完全落入昊軍手里,武飛后面輜重中有巷戰的煙霧彈,單發的霰彈土槍,都準備好。也是能夠打下來的。
武飛到場后猛拍了李孝榮一下,宣布要給他記大功。
…牽住牛鼻環,接下來就跟著自己走…
封鎖住洛鎮后,武飛立刻啟動“內間”。
這些內間們不顧一切的在何宇飛的軍營中大肆宣傳:將軍何宇飛已無心決戰,準備帶著兵馬北撤顧首關。
以至于何宇飛軍中,各個兵卒領軍糧時,都是碰到有人信誓旦旦的敘述“再過幾日,就能回去了,消息是從某某軍師那里聽到的。”
現在昊軍全軍上下都產生了:部隊一定要找機會向北,然后避開爻軍封鎖的錯覺。類似于二十一世紀某些沒落老列強們認為,我一定能贏兩個對手,且我在搞一個對手的時候,另一個一定會來幫我們來搞
然而這種感覺是矛盾的,第一向北是避不開爻軍,第二何宇飛是準備打一仗的。
在洛鎮被奪下四天后,在主營中,何宇飛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在北方那片對他相當不利的地區來打這場戰役!
因為何這只孤軍,四面八方只有北方還是昊國領土,其他方向都是大爻控制,本來就充斥著“本方勢弱”思想的昊軍,如果一旦發現行軍是錯誤方向,士氣會雪崩。半路就會潰散逃跑了。反倒是去北方,仗著“回家”的信念,還可堪一戰。
…戰略地圖上…
隨著何宇飛的兵團向北前出五十里后,另一路木星語則是向南,帶著八百騎兵配套車弩,插入其后方一路突襲了后軍。
昊軍大量役農被這當先八隊共四百左右的騎兵沖的潰散逃亡。但木星語未能追擊俘虜這些后軍。武轟傳達武飛“見好就收”的命令后,木星語悻悻然的收手。
木星語匆匆趕回武飛本隊憋著氣匯報任務完成時,武飛對有些小情緒的他解釋:這一戰我們已經不是圍三缺一,東西南北我們都包圍上了,再不留給對面一條“撤回城里”的念想,他們垂死掙扎怎么辦?
木星語不忿道:“葫城現在只有兩百老弱病殘,糧草又不足,且城中都隨時有義民反復,何宇飛怎么可能會回頭?!?/p>
武飛神秘一笑:“第一,何宇飛在戰事不利時不會回頭,不代表他部隊不會回頭;第二,你沒有經歷過絕境,怎能揣測僥幸?除非破釜沉舟。嗯武飛頓了一下換了一個詞,除非出城時候燒毀糧倉,只帶三日干糧,否則就杜絕不了僥幸?!?/p>
木星羽依舊沒聽進去,然而一年后他在爻都時,突然想起了這句話。那時他因為一次次僥幸,最終被周王一黨的一句話逼到了絕境。
眼下戰略地圖上,武飛調來另外兩路大軍,分別是四千人和三千人,分別一北一西,漸漸包住何宇飛這支拖家帶口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