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飛在理解這一句話,就是理解自己現在為什么煞氣越來越強!也大致確定了未來天下真的要亂世了!是的,如果是太平盛世時,自己這樣的兵家不應該有出頭之日的,凌駕世人的應該是儒家,法家。
沒錯,盡管儒家自詡浩然之氣,法家自詡天下為公。但實際上這兩道仍然是“損不足,而補有余”,用二十一世紀的修飾來說,就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來服務”。
盡管儒家不斷包裝自己,用浩然正氣喝退兵士,法家也講述自己是如何用律令懲害儆世。其讓百姓戰戰兢兢的都是威煞!而法和儒的煞氣最頂端,是天家,所謂天子威儀本質上就是一種至高的“煞”。
走出演武場后,武飛來到商關,來到軍隊,來到工匠作坊,世道到此了,自己該順天之道,應人之道,好好補一補。
…兵家升級的玻璃天花板,已經破碎了…
戍天歷26年,雍雞關,開始打造“守城器械”。
在各種層面來說,武飛當下在雍雞關內大規模聚集商戶、打造兵甲的行為,都開始在僭越界限上反復擦邊,若是太平時節,朝廷要找個出頭鳥立威,武飛都是屬于適合范疇。
但是現在,大爻已經被北邊那幫“壁虎”騎臉輸出,哪能管得著南邊樹上“小雀兒”探頭探腦。
武飛:武家不能私自打造兵車,但是能打造“輜重車”,以及守關卡用的“塞門刀車”(一種前面插滿了刀子的推車)。
但是,什么是兵車?有著重型挽馬拉動,有著馭手,弩手和操戈的戰士。
在木匠工坊中,看著水力鋸下完成切割,拼裝零件組合出來的“木牛流馬”,武飛仿佛是面對大爻官員自言自語狡辯道:“我這不算兵車吧。這是耕地的農具。”
在工坊流水線中,木牛流馬是一種獨輪車,在下坡的路上可以自己走,而在上坡的路上,則是靠著另一個法子,武飛注意到,木牛頭頂上有一套風水盤,消耗木頭內儲存的爻算能量,車體有一個桅桿,是掛風帆用的。
出征竹州時的巨兵金牛,隨著回師天翅城,中軍虎符交付后,武飛就離手了。
但武飛指揮過那樣戰爭機器后,就覺得自己軍事體系中應當有這種“非血肉單位”。
眼下這個作坊內的木牛流馬,屬于戰車級別,寬度是一馬車寬度,底盤是中央一個獨輪,和四條木械腿,木械腿曲起來,能靠獨輪向前滑動,四個木腿一起蹬地,能推動車體前進。當然了,這個車不靠馬拉,而是靠“風”。
6月6日,負責造車的工匠送來捷報,即武飛要的自走車輛已經完成了
在武飛興致勃勃的觀察下,這位工匠擺下陣盤點燃火盆,然后朝著火盆中丟出幾塊岫玉璧,這幾塊玉遇火立刻碎裂,就在他對上天交的“借風的費用”被天上云彩收款后,風就會來,帶動風帆推動戰車。這是法術戰車。
在一旁鼓掌的武飛心里吐槽:靈劍,靈石好聽,但車前面不能帶個靈。
戰車是自古就有之的,遠在大爻建立前的上古,人皇在征伐時,打造出了“指南車”,龍族就是在那一戰中不得不離開的,
當時的“指南車”用的是青山岫玉作為核心靈材,而現如今武飛的這些“木牛流馬”也是用玉才完成了“定風盤”的核心部件打造。
這不,南疆走商的大宗貨物除了木材就是玉,商戶們最近發現了幾個坑,里面是玻璃種的硬玉。用來雕刻鎮獸是不行的,而用來做與“人與風水交互”的法器剛剛好。
木牛流馬內有著一列飛輪結構,風力推動風帆轉動,一定程度可以帶動飛輪上弦,這使得風力較弱時,車輛還是有動力調轉。
這木牛流馬前段,如果加上了“刀板”,取下來借風的“風水盤”那就是守城器械。而取下來刀板,加上風帆和風水盤,那就是輜重車。
至于都加上——按照地球上某國出口符合條約的導彈時的專家建議原話:“不建議這么做。”
大爻王朝的戰車編組是四輛一組,因為每輛戰車基本上是二十五人,七人在車上,其他十四人徒步在后。兵車沖鋒,徒卒收割。
武飛在反復權衡設計后,確定是兩車一組!因為木牛流馬遠比一般戰車大,且轉向靈活,因為輪子只有底盤獨輪,其余方向控制還是靠著前后兩條腿。
且此戰車木料大梁也比一般戰車粗,那風帆不比內河小船要小,重量足足是大爻那些“六百公斤廂車”的三倍。在測試檢驗中,堪比山怪重量的沙袋靶子都能直接撞飛。
武飛設想中未來成軍后:每兩輛戰車為其配備一百人,如此這般即使是車在路上陷入到泥坑中,恰好風力用盡,也是能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