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爻人商人們來說,在外地做生意就入鄉隨俗啦。大家是為這里的“珠寶”“奇貝”“龍骨”而來的。
在紅磚構建的二層商館里,宣沖上樓,武棱在一旁陪同。
宣沖很偏愛這個家伙,因為他身材很高很壯漢,是個類似武恒羽的好苗子;宣沖為此給他取了字:宏光。
宣沖:“宏光,在這里還吃得慣嗎?”
武棱:“回稟主公,這里雖然都是魚食,吃還是吃得慣。”
宣沖:“能吃就行,吃好就行。對了,這次南來的商人中,有人走你的門路嗎?”
武棱頓了頓,他在家里面聽說,武飛是把軍隊和地方商業分離,并不喜歡二者攪和一起。
武棱:“主公,是有人來找我,但是我都回絕了。”
宣沖:“在這異國他鄉,你不用舉才避親,推薦幾個人給我,我在這缺幾個常使。”
武棱撓了撓頭:“主公,我沒有識人之能。”
宣沖:“那就任人唯親,你覺得哪個人看得順眼,就告訴我,我來挑。”緊接著補了一句“總不能把你拽過來當總督吧,你家里人會把我罵死的。”
武棱:“嗯,我?我。”
宣沖:“過幾個月我帶你回北邊。你呢,在這里挑一個獅鷲作為坐騎。說實在的,這里我最看得上的物資就是獅鷲,以及輕木(御風飛船和天舟的材料)”
對于這地方,擊潰角人后,留下大使館,整個南下戰略的線條就算收尾了。
宣沖看著遠處大爻商人昂起頭有說有笑。而這樣的昂首挺胸就是,此次南征最大的成果!
大爻那個地方,別看天下打得再爛,但是隨著“逐鹿勝利者”的核心集團不斷擴張,蛋糕在一點一點做大,趙誠那邊集團心氣是不斷變高的。
相反自己這邊,占據幾州之地雖然積攢了大量人口,但是內部集團心氣是要弱的。
宣沖:以一隅之地扛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一隅之地有敢于和天下爭的心氣!有這股子心氣,才會不墮落。
為此宣沖不斷向南擴張。通過對外推進戰線,增加貿易規模,安排了大量的行政人員以及大量實質性掛靠土地的軍事爵位,讓自己麾下數百核心,數萬中堅,幾百萬子民也感覺到己方“勢”在增長。
簡而言之,在東方的吃雞圈內,單純憋家等到各地兩敗俱傷,是不可能。
蹲守憋家的過程中,雖然能把一地經濟搞上來;可因為你憋家時,集團內部可供開拓的職位缺少,進而行政和軍事人才儲備不足,原本作為“憋”方的儲備干部,就會跑到別家去,準備通過投靠別家,來獲取治理本地的“職位”。
也就是“打進長安”比“考入長安”要容易。
一個勢力要確保己方人才儲備“富庶”,只用經濟養起來的,只是“紹興師爺”這樣的官場幕僚,只是應付官場上事情。真正的人才儲備是“實事鍛煉”。
宣沖是一路南下平推。別看現在到了推進極限,只剩下四百名兵丁隨著自己看海。
但這沿途一路安排商棧,拓地增加耕作,牽涉幾十萬人的遷移,上百萬人生路。西邊多個州的寒門子弟,被綁定在相關工商產業的擴展上,而不是在作為酷吏“管教鄉里”的務虛上。
這些能干事的人,現在都在為宣沖辦事!接受功績考核。陪伴宣沖,一起等待宣沖一鳴驚人。
…宜將剩勇追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