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佑?
戍天歷37年5月24日,發生了一場被后世稱為邪月之變的政變,戍帝莫名其妙地駕崩了。周王繼位,改年號為“天佑”,本應稱為天佑帝,但由于身邊小人亂政,所以宣沖已經提前戲稱他為靈帝。
暫做修整的中宮中,靈帝的登基大典好歹是完成了,朝臣們并沒有跳出來為戍帝哭靈,質疑靈帝繼位的合法性。
就當靈帝認為可以安穩的坐會,好好的整理朝政時;他想兌現自己幕僚一黨的功勞,卻遭遇了“逆耳忠言”。
金殿上,一個面色不爽的臣子直接開噴:“今陛下初登大寶,需要立信于天下;陛下卻大肆封賞無功之臣,會讓百官寒心?!?/p>
靈帝坐在座位上,面色不虞;他很想下令將這貨奪官罷職。但是天命提醒了他,這家伙哪里是直諫,壓根就是想辭職。
這份奏折,就像打算跑路的員工終于可以站出來,任性地對那些馬屁環繞的老板甩一句膈應他的話。
同樣在大殿上,那些靈帝作為周王時的常侍們,準備將這個諫官一貶到底。
靈帝制止住這些常侍們的群起而攻,暫時沒有放這個人離開,只是將其軟禁在京中。
接下來朝會上,那些剛從大牢中出來的舊臣和某些激進派想要興起大獄時,靈帝也都暫時制止住了。
靈帝很清楚自己的繼位程序不對,盡管戍帝已經把渤王那一系給廢除了,但是自己還是有很多庶出的兄弟。
坐在皇位上,靈帝看了看下方因為地動而彎曲,不復方正的運河網,以及那邪月隕石砸過后,天上九宮的一處缺口,不由心中慌亂。
這無功之臣,不就是速旺這些幫助周王奪位的人嗎?說這些人“無功”,不就是說這些人依靠擁立所獲得的封賞,是天下人所不忿嗎?
…宣沖:這種繼位,等于坐在火山口上…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封賞屬臣,沒有引起四方不忿叛亂,是因為李世民軍功集團長期被壓制。
靈帝在戍天歷27年接觸兵事,把十五路大軍的圍剿搞砸了,他壓根就沒有軍功,是靈帝不想擁立軍功派嗎?
當他在奪位后,身旁的幕僚對木星語高喊一聲“你才是叛亂者”之后,就已經把靈帝本來可以倚重的最好的軍隊基本盤,給推到一邊去了。
靈帝現在只能依靠這些幕僚,否則他飲食就寢都無法保證。
而靈帝的幕僚是自私的,會自顧自地圍繞自己利益,執行那些對王朝來說相當短視的方案。
這幫幕僚們當時之所以出言將木星語定為叛逆,是腦子昏了頭了嗎?不,是一陣低語在他們耳朵旁娓娓道來,幫他們繞過愚蠢的忠誠思維,清晰地分析出了自身所面對的利害關系。
靈帝不可能像戍帝那樣,對“周王時倚重”的陰士們用完就扔掉。
宣沖:一個權威極高的君王,在動用所謂“帝王心術”的陰謀時,一切都只要在帝王一人心中籌謀即可。而只有一個權威不足的君王,才會用“陰士們”幫自己謀取各方勢力的平衡。
故如果周王正常繼位,他府上幕僚就沒用了;從龍之功僅限于自己子嗣能在地方上獲取一個小官。但現在靈帝是非正常繼位,就不得不繼續用這些人。
靈帝不是不知曉分封近臣,會進一步解離王朝號召力。但是當下他上位的環境實在是太危機四伏了。經不起和謀臣們翻臉,得靠著王府時期的謀臣,才能維系耳目。
眼前這個諫言的臣子是不知道靈帝的處境?是,知道,但是他就是不想在靈帝這兒干了。就是想要挑破這個事,辭官歸家。
秉持“辭職”想法的臣子,目前是相當多的。
在大殿上,靈帝看著滿朝文武;這些臣子不少都剛從牢獄中釋放出來,虧得靈帝大赦天下才得以幸免,靈帝是多么希望,剛剛有重臣站出來,幫自己訓斥想辭職離開的所謂諫臣。
但是!朝中眾臣皆如同木偶人一樣,低頭一言不發。這就造就了新帝下不來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