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一怔,眼里滿是難以置信,迅速側頭看向聲音來源。
只見兩名弟子坐在觀眾席上,激動地交頭接耳。
“你們說《泰坦尼克號》入圍戛納?”
兩名弟子立刻換上認真的神色,恭敬道:“是的,老師。戛納電影節官方剛剛公布了入圍名單。”
老者點點頭,目光緩緩落回平板上的郵件。
時隔三年,再度有國內影片入圍戛納。
這年輕人或許真有兩把刷子?
拒絕與否,看看劇本再說吧。
老者點開郵件附件中的《試戲劇本(老師爺)》,一目十行讀下去。
背景:1924年,北平,北洋政府時代
……
忽然,他的目光一怔,眼睛緊盯著兩行臺詞,喃喃念道:
“若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后受罪。今兒個是破題,文章還在后頭哪!”
老者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這臺詞,是那個年輕人寫出來的?
先不談其中的處事之理。
單看文化底蘊,就是一個字——絕!
清朝八股文講究破題。
清朝滅亡,寫慣了八股文的文人,說話還保留著八股文的腔調。
與老師爺的形象極其貼合!
眼前,文字中的人仿佛活過來。
這樣有歷史感的角色,極其難得!
老者心里忽然激動起來。
去試鏡。
這個角色,他想演!
他立刻回復郵件,同意試戲。
發完郵件后,他再度打開劇本細細品味每一個字。
同時不禁心生感嘆,一個小角色就塑造得如此細膩。
就算頂尖的老編劇,也很難做到這種水平。
這個年輕人,堪稱鬼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