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市中出現了喪尸活動的痕跡,我們將在明日上午重新對市中心進行檢查,并且保證今天開辟出的運輸路線的安全,具體的作戰計劃將在明日上午通知大家。”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所有人都會參加行動,利用下午的時間帶走盡可能多的食品。”
阿斯吉補充道。
“以保質期長的主食、罐頭熟食為主要目標,我們已經掌握了物流中心的清單,那一座倉庫就夠我們的卡車跑上幾趟了。”
“然后是長遠的計劃。”
邵明接著說。
“首要目標是提高火車上食物的保存能力,真空機只是第一步,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食物的保存能力——一方面是能裝下更多的食品,另一方面是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
“在提高食物保存能力的同時,還要想辦法擴展出在火車上生產食物的能力,作為一種豐富食物種類的額外選擇。”
火車上的空間畢竟有限,原來四五個人還可以靠種植少量的作物應付,現在人數上去了,想要靠在車上種地喂飽所有人就不現實了。
“我們畢竟不是固定營地,不能大規模種植作物雖然是我們的短板,但我們的長處也在于此,在不斷的運動中補充食物——即使作物沒能按計劃收獲,我們也能前往下一座城市得到補給。”
“訂個目標。”
舒爾茨說。
“訂個明確點的目標,比如我們最少要能夠保證火車上的食物可以自給自足多久——一周?還是一個月?”
“還有標準是什么,每餐一個罐頭一包壓縮餅干是過一個月,膳食營養結構合理也是一個月。”
“有道理。”
周易點點頭。
“這樣我們可以在食物儲備的基礎上更合理地配置每一天的每一餐,也能更好地統計食物存量。”
“可以。”
邵明回答。
“將食物儲備量化、可視化,隨時掌握車上的食品情況。”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或者意見,那大家就回去為明天的行動準備一下。”
眾人紛紛離開指揮車廂,
“不錯了小子。”
阿斯吉意味深長地看向邵明。
“現在的目光也變得更長遠了,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后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很難說他今天想到這里是因為參與了救援行動,還是越來越多的人登車,還是火車上有了更完備的組織……
“希望我們明天可以得到更多。”
邵明將地圖推到中間。
“來看看明天應該怎么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