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公當然要向他施壓,如果他遭到邊公施加的強大壓力,他肯定要給邊公一個交代。”
李琮的言外之意,就是提醒邊令誠,沒有足夠的權勢,李鄴是不可能屈服的。
這時,邊令誠忽然想到一事,急問道:“康懷順怎么樣了?”
“康懷順已經死,他的兩個兒子也被殺了。”
邊令誠呆住了,他可是安排康懷順監視李鄴,康懷順被殺,這下他怎么給天子交代?
邊令誠失魂落魄走了,慶王李琮也匆匆進宮去找袁思藝。
袁思藝年約五十余歲,長得很刻薄,薄薄的嘴唇,細長的眼睛,總是一臉媚笑,媚笑的目光背后卻隱藏著毒蛇一般的陰毒。
他從十歲就開始服侍天子李隆基,已經服侍他四十余年,同樣深得李隆基的信賴,封他為內侍監令,他和高力士同為內侍監令,但兩人職權不同,高力士主外,袁思藝主內。
簡單說,袁思藝就是大內總管,皇宮內的幾萬宮女、宦官都歸袁思藝管,天子和皇妃們的吃喝撒拉也歸他管,油水很足,光食材和藥材就足夠他撈得缽滿盆滿。
袁思藝雖然沒有燒到貴妃娘娘的香,貴妃是高力士介紹入宮,貴妃娘娘的香自然是由高力士來燒。
但陰差陽錯,袁思藝卻燒到了虢國夫人的香,天子和虢國夫人在太極宮幽會,都是由袁思藝安排,可以說,袁思藝和虢國夫人是一根繩子上螞蚱。
天子有什么喜好,有什么性情,對誰不滿,心情如何,袁思藝都會事先告訴虢國夫人,虢國夫人便投其所好,百般魅惑天子,使天子只有在她身上才能嘗到做男人的滋味。
漸漸的,天子李隆基就被虢國夫人和楊家控制住了,但這張控制的大網同樣也離不開袁思藝的穿針引線和修補。
所以,袁思藝和楊家便在共同的利益上結成了同盟。
能看透這一點的人不多,慶王李琮看出來了,所以他牢牢抱住了袁思藝的大腿。
袁思藝和太子李亨關系不好,甚至仇怨很深,杜有鄰一案中,太子的寵妃杜良娣,就是被袁思藝當著太子李亨的面活活勒死,還有前太子妃韋氏出家后備受欺辱虐待,也是袁思藝的安排,韋妃不久便郁郁而終。
如果說虐待韋妃還比較隱秘,太子不一定知道,但勒死杜良娣便是袁思藝判斷失誤。
袁思藝以為天子要廢太子了,所以表現得很積極,沒想到在高力士力保之下,太子夾著尾巴裝死,居然逃過這一劫,這著實讓袁思藝有點害怕了,如果太子登基,恐怕第一個就要殺他。
也正因為如此,袁思藝極力幫助慶王李琮奪嫡,只有廢掉太子,才不會威脅到自己生存。
袁思藝聽完李琮的匯報,欣然點頭道:“這確實是個機會,如果確認太子勾結外藩,他這個太子之位也該坐到頭了,但光憑這封信還不夠,最好能騙程千里入京,將他下獄拷問,逼他交代和太子的勾結,有了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的前車之鑒,這一次天子絕不會放過太子了。”
李琮憂心道:“我就擔心程千里不肯入京,他會找個借口,說邊界有異動,關鍵時候不能離開,天子也拿他沒有辦法。”
袁思藝冷冷道:“沒事!我會向天子秘密匯報此事,他有借口,我們同樣有借口!”
這時,李琮忽然想到一事,便笑道:“袁翁不是一直想把邊令誠拉過來嗎?現在倒是有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