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戰場上,任何心慈手軟都極其愚蠢,只會白白送掉自己和戰友的性命。
皎潔的月光下,兩萬大軍分為五隊,如潮水般沖向南城墻,平整的地面給了他們奔跑的底氣,塵土飛揚,漸漸遮蔽了皎潔的月色,銀白色的光華也變得有些灰暗起來。
很明顯,永王軍就是想抓住時間差的機會,他們拼命奔跑,就是為了在敵軍沒有部署完成前沖到城下。
可惜他們小看了江漢軍主將雷萬春的部署,兩萬永王軍士兵漸漸奔進了距離城墻一百五十步內。
雷萬春當即命令道:“吹響號角,弩箭射擊!”
“嗚——”
初戰江夏(下)
一場大戰結束了,五百名江漢軍士兵攀爬軟梯下城,簡單清理戰場,收集兵器,整理尸體,拆除浮橋等等,遇到受傷的敵軍士兵也會送回城醫治。
一個時辰后,一名永王軍騎兵打馬飛奔而來,將一封箭信射上城頭,有士兵拾起呈給了雷萬春,雷萬春打開看了看,是季廣琛寫來的信,請求他把戰死士兵的尸體交還給他們。
一般處理敵軍士兵都是集體焚燒后深埋處理,但如果是自己的士兵的尸體,則會單獨焚燒,骨灰和骨殖裝入罐中,還給他們家人,待遇當然不一樣。
雷萬春點點頭,“準許他們把士兵尸體運回去!”
不多時,來了上百輛大車,足足跑了三趟,才把三千多具尸體全部運回大營。
接下來幾天季廣琛又連續發動兩次白天的攻城,同樣以失敗告終,陣亡近三千人,三次攻城大戰,永王軍陣亡超過六千人,受傷近萬人。
六萬軍隊還剩下四萬多有生力量,季廣琛見攻城太難,多少有點怯戰了,再也沒有下令攻城。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雙方都沒有交戰,這天下午,又是一支兩萬人的大軍抵達了江夏,這是永王李璘親自來視察江夏之戰了。
季廣琛和渾惟明將李璘請進了中軍大帳,李璘坐在主帥椅上,季廣琛和渾惟明坐在下首右邊匯報,下首左邊坐著薛镠和李臺卿兩名軍師。
李璘聽完了季廣琛的匯報,眉頭一皺,著實不滿道:“季使君也承認對方城內只有萬余人,可你們有六萬大軍,就算五人戰一人,你們都無法取勝嗎?”
渾惟明解釋道:“王爺,江夏城確實易守難攻,而且使用攻城梯,對方將最頂端的兩根橫檔用利斧斬斷,上城就非常困難,我們已經連續三次攻城,可以說都是敗在這個細節上?!?/p>
“那你們可以用鐵棍把木橫檔置換了,不就行了”
“啟稟王爺,我們第三次確實置換了,但對方改用鐵錘,一錘就把鐵橫檔給砸掉了,而且攻城梯頂部我們只能站一人,而對方是十幾人,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人要對陣對方十幾人,基本上不可能取勝,十幾根長矛一起刺來,我們的士兵根本無處可逃,士兵大量陣亡就是因為這個緣故?!?/p>
李璘心中惱火,他負手走到沙盤前,目光陰沉地望著沙盤上的江夏城。
這時,軍師薛镠走上前緩緩道:“王爺,卑職覺得,可以利用江夏的特點來攻城!”
李璘點點頭,“說說看,利用什么特點?”
“王爺請看護城河!”
薛镠用木桿指著護城河道:“江夏城最大的特點就是護城河很寬,足足有二十丈寬,水深也達兩丈,而且還通往長江,那么我們利用船只視為巢車攻城,從船上就直接可以攻上城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