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張忠志投入了一萬五千大軍,“嗚嗚——”在低沉的號角聲中,一萬五千士兵沖上了冰面,由張志忠親自統領,向數里外的冰墻殺去。
曲江攻勢(下)
李鄴注視著冰面上殺來的兩條長龍,完全就是為了適應樹枝寬度而組成的隊列,一排的寬度在十五丈左右,五十名士兵,浩浩蕩蕩向前奔跑,看得出對方的安排是以五千人為一組攻城,一共進攻三次。
關沛大喊道:“弓弩手準備!投石車準備!”
兩邊城墻上各部署了一千五百名士兵,這也是城頭能容納士兵的最大限度,每個士兵都手執軍弩對準了缺口。
冰墻背后,十架投石車已經吱吱嘎嘎拉拽到位,投兜內放置著重達五十斤的火油陶罐。
數十名士兵站在投石車上,有士兵手執火把,耐心等待著點火命令,他們也看不見冰墻另一側的情況,只聽見越來越近的喊殺聲,為首校尉注視著城墻上的令旗。
這時,敵軍越來越近,終于沖上了樹枝,關沛咬緊了嘴唇,這是他
再戰北城
當天晚上,李鄴派出一千名士兵,背著大口袋在太極宮和大明宮外兩百步到五百步范圍內撒下了近百萬枚毒蒺藜,這無疑給比較薄弱的北城皇宮防御增添了一道防御利器。
東大營內的軍器工場內燈火通明,數百名工匠在連夜改造木柱,這些都是宮殿的立柱,每一根重達數萬斤,而且比較長,需要把它稍微鋸短,然后裝滿把手,頂部再裝上生鐵撞頭,一根攻城槌八九千斤,一百名士兵兩側抬著,一撞之力可達數萬斤。
同樣在寒冷的夜晚,上千唐軍士兵在北面幾座城門前的護城河冰面上鑿洞,每座城門前的護城河冰面上都鑿了幾百個洞,并均勻撒上大量的鹽,讓鹽緩慢溶解冰面。
法,人才難得,自己必須要把李晟收納在麾下。
這時,奔在最前面的數百名燕軍忽然紛紛倒地,一片哀嚎,他們踩中毒蒺藜了。
后面的士兵嚇得紛紛停止奔跑,騎兵刀斧手沖了上來,揮斧劈死數十人,逼迫燕軍繼續沖鋒。
燕軍士兵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奔跑,每個士兵都小心翼翼,注視住腳下的動靜,盡管如此,還是有士兵不斷踩中毒蒺藜摔倒,毒蒺藜都藏在草中,哪有那么容易發現?
六千士兵最終付出了千余人倒下的代價,沖過了兩百步線,再也沒有士兵踩中毒蒺藜倒下,他們才意識到安全了,士兵們再度洶涌奔跑,沖過了護城河,一架架攻城梯掛在城頭上,無數士兵開始攀城而上。
李鄴留的后手出現了,城頭上的唐軍長斧手出現在每架攻城梯,敵軍還沒有攀上,他們揮斧狠狠向梯子上的橫檔砍去,‘喀嚓!’一聲,最上面的橫檔被斬斷了,緊接著第二根橫檔也被大斧砍斷,幾乎每架攻城梯都遭此噩運。
這就導致攻城士兵xiong口齊著城墻,無法直接上城,只能雙手按住城墻,一縱身跳上去,但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可能上城了,在數十根長矛面前,他們怎么可能有雙手按城墻的機會?
這其實也是針對攻城梯最毒辣的一招,在千年來的戰爭中屢屢使用,也正是這個缺陷,逼迫著攻城武器的升級進步,云梯由此出現了。
當然,把最上面的幾根橫檔換成鐵棍也可以,但依舊防不住守城士兵幾十根長矛的捅刺。
主將李歸仁在遠處是看不到這個缺陷,只看見士兵不斷被刺翻下城,沒有一個人能登上城頭。
不過李歸仁也并不關心攻城,攻城只是他的障眼法,他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五根八千斤重的攻城槌。
“攻城槌上!”
隨著主將李歸仁一聲令下,三支長腳蜈蚣從隊伍里出來了一根攻城槌由一百人抬著,兩側各有五十人,雙手緊緊抓住上面的把手,相當于每個人抬著八十斤的重物。
另外,每個抬槌人身邊還跟著兩人,一個手執大盾掩護,而另一個人負責鋪設木板,再加上一名校尉為主將,一共三百人組成了一個攻城槌團隊。
三支攻城槌團隊對應著三座城門,李晟看得清楚,精神一振,大喊道:“投石機準備,大黃弩準備,飛虎隊準備!”
投石機都按照李晟的要求重新安裝固定,十架投石機都固定在城門兩側,五百名大黃弩士兵也部署在城門上方,還有二十名武藝高強的士兵手執鐵鏈等候在城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