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北庭騎兵一聲吶喊,跟隨李鄴發動了。
萬馬奔騰,鐵蹄敲打著地面,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唐軍騎兵如驚濤駭浪一般,向吐蕃軍隊席卷而去。
兩千吐蕃軍一半步兵,一半騎兵,騎兵在前面舉著長矛奔跑,步兵在后面列隊跟隨,
瞬間,兩支軍隊轟然撞在一起,數十名吐蕃騎兵被撞飛出去了。
吐蕃軍的戰馬個頭都不高,但結實,耐力極好,能在高原地區的低氧氣下生存。
雖然唐軍的戰馬也是高原馬,而且尕思草原的海拔只有三千米,屬于青藏高原的低洼地區,但唐軍穿越了阿爾金山,人馬消耗體力過多,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必須速戰速決。
雙方激戰極為慘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算唐軍倒地也要用匕首殺死對方,很多時候都是雙方一同陣亡。
李鄴殺紅了眼睛,他儼如殺神,所過之處伏尸累累,他帶著一千騎兵不斷將敵軍切割,不斷將敵軍的陣型沖垮。
不到一個時辰,雙方死傷慘重,唐軍損失已達兩千余人,而吐蕃軍也只剩下不到七百人。
這時,李鄴終于看見了對方的主將,像一條蛇般躲在人群之中,不斷指揮吐蕃軍士兵集結陣型,以集體的力量來對抗唐軍。
李鄴縱馬疾奔,張弓搭箭,透過人群,一箭射去,箭如閃電般穿過了人群的縫隙,敵軍主將發現時已經晚了。
“噗!”一箭正中脖頸,敵軍主將慘叫一聲,落馬陣亡。
沒有了主將,盡管吐蕃軍依舊頑強,但陣型就沒法再維持下去,漸漸散了,很快被李鄴率領騎兵沖擊得七零八落。
七百吐蕃士兵捏不起拳頭,最終被數倍于己的唐軍逐一殲滅,最后一群吐蕃士兵也被唐軍包圍,格殺殆盡。
激戰終于結束了,人和馬都累得筋疲力盡,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士兵紛紛躺在地上,戰馬也大口喘著粗氣,這個時候,如果再來一千精銳的吐蕃士兵,他們恐怕就要全軍覆滅了。
不多時,王唯良的軍隊趕著數十萬只羊回來,他去的時候是一千騎兵,回來只剩下八百余人了,他們遭遇到了牧民的激烈反抗。
唐軍一怒之下大開殺戒,將數百戶吐谷渾牧民全部殺死。
王唯良跪下請罪,“他們女人也拿著刀拼命,卑職無奈,只得下令斬盡殺絕,違反了使君不殺婦孺的原則。”
李鄴搖搖頭,“和你無關,是我下令格殺勿論,我沒有那么迂腐,所謂不殺婦孺,只是對無辜的人,但現在是戰場,戰場上沒有什么婦人之仁,我會記下你的奪糧功勞。”
“謝使君!”
李鄴隨即下令,殺羊烤肉,讓士兵們飽餐一頓,體力開始恢復,這才清理戰場,掩埋陣亡將士的尸體。
李鄴長長嘆息一聲,奪取若羌四城和且末城,總傷亡不到百人,可尕斯草原一戰,陣亡士兵竟達一千八百人,受傷也近千人,要不是有壓倒性的兵力人數,這一戰敗的是他們。
唐軍實在不適合在高海拔地區作戰。
休息了一天,唐軍帶著繳獲的帳篷、干草和數十萬只羊,掉頭返回安西,唐軍的馬匹也損失巨大,很多士兵都沒有了馬,只能騎著吐蕃人的馬匹返回。
這次吐蕃進攻若羌和且末,更多是一種試探,并非戰略上的進攻,這一戰結束后,至少數年之內,吐蕃軍都不會再來。
回到若羌,已經是十二月了,第一場大雪悄然來臨。
休息五日后,九千唐軍又一次向東出發了,他們的目標是龜茲,但從若羌去龜茲,必須先返回蒲昌海,再從蒲昌海沿著赤河去龜茲。
在唐朝,橫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