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軍剛到鳴沙縣以北十里處,便有探子回報,在前方發現三千唐軍騎兵。
論布扎仁立刻下令,大軍列陣,兩萬吐蕃軍迅速列陣,很快,前面漫天的黃塵中緩緩出現了數千騎兵。
可就在這時,后面也出現了一支騎兵,足有萬人,東面也出現一支騎兵,也是差不多萬人,而南面的騎兵也越來越多,遠遠不止三千人。
只片刻,兩萬六千唐軍騎兵便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包圍了吐蕃軍,而西面是滔滔的黃河水。
主將論布扎仁驚得目瞪口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中計了,留在靈武縣還有高大堅固的縣城可以依靠,唐軍還不一定有攻城武器,可到了曠野,他的兩萬步兵怎么和三萬騎兵對抗?
但論布扎仁已經沒有選擇余地了,投降是不可能的,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不過他還可以選擇突圍,損失慘重那是肯定的,但至少自己能活下來。
論布扎仁舉刀大喊道:“全軍向北突圍,撤回靈武縣!”
兩萬吐蕃軍開始掉頭,迅速向北狂奔突圍。
李鄴在遠處注視著突圍的吐蕃軍,他很快看出了端倪,前面騎馬疾奔的似乎是真的吐蕃人,他們漸漸脫離了后面的步兵,換而言之,他們根本不管后面吐蕃步兵的死活了。
李鄴當即冷冷下令道:“讓敵軍頭部騎兵突圍,南霽云將軍從后面追殺,剩下敵軍進行切割包圍,投降者可免死,反抗者格殺勿論!”
對付企圖魚死網破的敵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逃,一旦逃亡,就不會再有拼死突圍的意志了,反正這里距離靈武縣還有五十里,就算他們逃到靈武縣,面對的也是被唐軍占領的城池。
“嗚——”
號角聲吹響,令旗揮舞,一萬唐軍騎兵立刻分成了兩半,就像大海中忽然出現一條路,論布扎仁喜出望外,率領一千吐蕃壓陣軍拼命奔跑,他們都是正宗吐蕃軍,也是騎兵,這個時候,他們根本就不管后面的兩萬吐蕃漢人士兵死活了。
待一千吐蕃騎兵逃掉,唐軍忽然合攏,一隊隊百人騎兵在隊伍中穿插疾奔,將吐蕃士兵切割成支離破碎的小塊,絕望中,吐蕃士兵紛紛跪地投降,一些死活不肯投降的吐蕃將領,也被唐軍騎兵毫不猶豫殺死。
但論布扎仁率領一千吐蕃騎兵也并沒有因此逃脫,南霽云率五千騎兵在后面緊追不舍,奔出二十余里,吐蕃軍前方忽然出現兩支唐軍騎兵,各有兩千騎兵,一左一右殺來,攔截住了吐蕃騎兵。
這時,南霽云率五千騎兵也已追上了吐蕃軍,從后面包圍了這支吐蕃軍,盡管吐蕃拼死突圍,但一千人拼命和兩萬拼命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唐軍根本不用正面廝殺,用角弓弩如雨點般射擊,只用幾輪射殺,這支吐蕃騎兵大半都不存在了,南霽云率領騎兵掩殺上去,最后的百余人也被唐軍鐵騎淹沒了。
這是唐軍打得最暢快的一戰,也是最經典的誘敵之戰,用三千人作為誘餌把兩萬吐蕃軍從靈武縣誘出來,使他們失去了最大的優勢,靈武堅城。
要不然,唐軍沒有攜帶攻城武器,要攻下靈武城還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如果時間拖得太長,金城縣那邊恐怕就會生變了。
李鄴當即給雷萬春記了首功,表彰他的誘敵之計成功。
這一戰俘獲敵軍一萬八千人,全部都是吐蕃漢人,李鄴讓翻譯告訴所有人,現在放他們回去,還會被吐蕃人派出來送死,不如在靈州安安心心采礦,等戰爭結束后放他們回家。
話已經說清楚,對方能不能接受李鄴并不在意,他隨即令鷹擊郎將李應率兩千軍隊將戰俘押去南面的豐安鎮。
那邊有一座大山叫照壁山,是朔方軍的礦場,盛產銅鐵礦,有現成的采礦大營和各種設施,不需要重新投入,直接就可以采礦了。
唐軍還帶來百名老礦工作為技術指導,指導戰俘們進行采礦。
奪取了朔方,李鄴率大軍進入靈武,接下來他便是守株待兔,等待回紇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