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工匠們也露頭了,他們將自己手中的最后一根大鐵釘釘進了巖石中,鉤上繩索,牢牢捆住,百名士兵們攀著繩索爬上了山崖。
剩下的十幾名吐蕃士兵見通天道失守,一起掉頭向大小石堡城奔去
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戰術,加上創新實用的技術手段,唐軍雖然用十天時間,但沒有死一個人,便成功奪取了通天道。
這里面關鍵是繩網的使用,以前是繩梯,士兵是縱向分布,只能有幾名唐軍士兵來對付吐蕃士兵的甩石,其他士兵在下方愛莫能助。
但改成網繩后,唐軍就變成橫向分布,上百人一起發射弩箭,腰部還繩子扣在網繩上,上弦裝箭也方便,這樣一來,效率提高了何止百倍,完全壓制住了吐蕃士兵。
奪取了通天道,下一步就是最后的大小石堡城。
通天道上方的山頂是一片平臺,可以容納千余人,但距離兩邊的石堡城還有一段距離,小石堡城要近一點,要走一里的山路,而大石堡城要走三里左右,它們就像樹干上生出了兩根枝丫,一南一北,各走一條山路上去。
關鍵兩座城堡都在獨峰高處,城頭距離地面至少有十丈,只有一條狹窄的石梯道上去,如果從城頭上砸下滾木礌石,必然會傷亡極大,何況根本就無法用攻城梯攻城,當年哥舒翰攻打這兩座軍城也陣亡了數千人,用高秀巖的話說,就是踩踏著同伴的尸骨爬上去的。
但這對河隴唐軍而言,卻不是什么大問題,李鄴看了現場以上,頓時長長松了口氣,軍隊不用攻打,一把火就能把他們全部燒死。
李鄴當即下令,從山腳運送二十架旋風砲上來,旋風砲就是小型投石機,可以將二十斤重物投到十幾丈的高處。
當天晚上,二十架旋風砲運上了山頂,唐軍士兵舉著大盾,推著旋風砲漸漸靠近了兩座石堡城,城頭的飛石如飛蝗般射來,打得唐軍的盾牌噼噼啪啪作響。
唐軍不僅帶來了兩百壇火油,還帶來了上百斤夾竹桃的枝葉粉末。
此時天還沒有亮,黑黝黝的兩座軍城石堡矗立在夜空中,頭頂是漫天星光。
李鄴一聲令下,二十架旋風砲同時發shele,一顆顆燃燒的火油壇子飛射進了城內,落地摔得粉碎,頓時燃起一灘烈火,濃煙滾滾。
一輪輪的火油壇子被射進城內,城內已是一片烈火,黑煙沖天。
到
土酋來見
拔掉了大小石堡城兩顆釘子,唐軍將大小石堡城重新修繕,在這里駐扎了三百人,恢復了振威軍和定戎城的唐名。
李鄴隨即在鄯州各處巡視,了解隴右唐軍對吐蕃軍完善的防御機制,他同時在等待辛云京和李抱真的消息。
此時,河湟谷地的麥子已經全部收割完了,吐蕃軍只種了三成的土地,但收獲的一百多萬石糧食就已經足夠二十萬河隴大軍食用一年。
難怪隴右節度府要將府衙放在鄯州,也難怪隴右是唐朝的著名的產糧之地,更難怪吐蕃拼死要和隴右爭奪河湟谷地,這里確實是一塊肥沃的寶地,把這里經營好,這里將會成為自己最大的后勤重地。
李抱真先回來了,他帶來了黃河九曲的消息。
“殿下,在黃河九曲地區生活著數萬戶吐蕃漢人,有平民也有奴隸,由吐蕃官員和軍隊進行控制。
他們大部分是吐蕃貴族的奴隸,在九曲地區種植糧食,收獲的糧食都要送去給貴族,卑職全殲了那邊的四千吐蕃軍,處死了二十余名吐蕃官員,釋放了所有的奴隸。
但這些吐蕃漢人都不愿回來,他們已經被吐蕃人同化,視自己為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