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知道,失去根基的田神功無路可走,遲早會來投降朝廷。
果然,田神功派使者來了,不過這也表示他是有條件的歸降。
李鄴隨即安排兵部尚書獨孤烈去和對方接洽。
次日上午,田神功的首席謀士李豐被領到了兵部,有官員把他帶到了獨孤烈的官房。
獨孤烈是老兵部尚書了,在李隆基時代他就是兵部尚書,不過現在他是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出任武相。
李鄴實行的是職能相,全能相只限于右相。
職能相一般叫做輔相或者使相,但大家更喜歡直接稱呼職能,不太喜歡輔相這個名稱。
所以現在七相又分別叫做:吏相、財相、禮相、武相、律相、工相和樞密相。
然后左相被稱為門相,右相被稱為宰相。
“小人先要說一件事,衛(wèi)王殿下已經自刎而亡。”
李豐沉吟一下道:“如果田使君歸順朝廷,會有什么待遇?”
獨孤烈微微笑道:“請坐!”
獨孤烈一怔,“為什么?”
“衛(wèi)王威脅田神功什么?”
獨孤烈在外面都被稱為獨孤武相,李豐被領進獨孤烈官房,躬身行禮道:“小人李豐,是田使君幕僚,參見獨孤武相!”
獨孤烈淡淡道:“有幾句丑話要說到前面,
歷陽攔截
自從淮南節(jié)度水陸分家后,王仲昇率領兩萬軍隊去了徐州,揚州這邊只剩下淮南防御使兼水軍都督皇甫侁率領一萬五千人。
李希烈當然想吞并力量薄弱的揚州,他一直在虎視眈眈,等待著機會。
‘三王討逆事件’出現后,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洛陽身上,李希烈便意識到自己機會到來了,他率先攻占了楚州,駐扎楚州三千軍全軍覆滅。
皇甫侁嚇壞了,立刻派人去懇請談判,說是談判,實際上就是有條件的投降,李希烈當然也想不磕牙地吞掉揚州一萬多駐軍和幾百艘戰(zhàn)船。
因為攻打楚州雖然殲敵三千,他也損失了一千多人,李希烈當然不爽,不戰(zhàn)而吞人之兵才是王道嘛!
雙方你來我往談判了好幾天,眼看雙方要達成共識,段秀實和南霽云率領的三萬大軍乘船殺到了,本來就不愿投降李希烈的揚州將士立刻開城歡迎齊王大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