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洛陽后,我們也要協助李光弼,閃擊武令珣的軍隊,此人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白將軍,這個任務交給安西軍了?!?/p>
白孝德躬身道:“卑職遵令!”
李鄴又淡淡道:“還有一件重要之事,如果我沒有猜錯,今晚燕軍會有行動。”
李鄴五萬援軍到來的消息驚動了史朝義,他連忙趕到城頭查看唐軍情況,只見唐軍兩座大營,一座部署在北面,一座部署在西面,聲勢浩大。
史朝義簡直頭大如斗,他滿心懊惱地對高尚道:“原來李鄴答應簽署停戰協議,是在等候援軍,早知道我就先發動進攻了!”
高尚心中鄙視,自己早就提醒過他,先不要急著清洗將領,先集中二十萬大軍剿滅了李鄴,然后再論功行賞,該清洗就清洗,該保留就保留,但這個家伙比安慶緒還要愚蠢固執,根不聽自己的勸說,一心想登基,非要和對方停戰,現在皇帝沒有當上,對方援軍來了,他才開始后悔,又有什么用?”
高尚忍住氣道:“陛下有二十萬大軍,對方只有十萬人,如果好好策劃,我們一樣能全殲李鄴之軍?!?/p>
墜入陷阱
高尚給史朝義出了三策:上策,死守洛陽,同時利用李鄴和朝廷的矛盾,重金收買李輔國、魚朝恩等人進行挑撥,促使唐朝從背后對隴右下手,逼迫李鄴不得不撤軍回隴右,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中策,出兵虎牢關攻打李光弼的后背,使李光弼腹背受敵,不得不撤軍回河西,然后遷都陳留,占據中原攻打江淮和江南,此乃重新整合資源,利用中原圖大之策。
下策,利用唐軍立足未穩的機會,夜襲唐軍主力大營,伏擊北面救援唐軍,一夜之戰,使唐軍損失三成以上,不得不撤回陜縣,再集結大軍,一股作氣全殲李鄴的軍隊,此乃詭道之策,勝負在于天意,鬼神難測。
上策和中策實際上是一種戰略,成功的概率比較大,但就是時間比較長。
下策則是戰術,史朝義毫不猶豫選擇了下策,他是胡人,不喜歡漢人那樣彎彎繞繞搞心機,同時他也不想放棄神都洛陽,所以上策和中策他都不選,選擇了下策。
當然,如果下策失敗,他還會再選上策,反正不影響。
入夜,西城內,大將蔡希德已經準備好了,蔡希德去年在邢州沙縣敗給了李鄴,他心中早憋了一口惡氣,今晚他主動請纓,愿率三萬鐵騎夜襲唐營。
還有猛將李日越,他同樣率領兩萬軍隊,從圓壁城出城,埋伏在西北角的官道旁,一旦北大營唐軍趕來支援,他們將在半路伏擊。
另外城內十萬大軍也做好了準備,一旦唐軍敗退,他們將在后面追殺。
三更時分,城門緩緩開啟,蔡希德率領三萬鐵騎出城了,三萬匹戰馬都用布包住馬蹄,聲音很輕微,列隊向十里外的唐軍大營而去。
與此同時,李日越率領的兩萬步兵也出城了,他們是弓弩手兼刀盾軍,將埋伏在距離城墻約六里處的上洛驛一帶,這里的官道是北面去唐軍西面大營的必經之路。
今晚老天作美,沒有星光月色,烏云低垂,空氣中有點悶,就像要下雨的感覺,但又下不起來,簡單說就是月黑風高,非常適合偷襲。
蔡希德率領三萬鐵騎盯著遠處的一點光亮而行,那里就是唐軍大營,唐軍也是今天上午剛到,只扎下大營,營柵還沒有扎好,只是先在外圍挖了一條五尺寬的壕溝,連鹿角都沒有來得及埋,這簡直就是天助他們偷襲。
距離大營還有一里,蔡希德低聲喝令道:“列隊,準備沖擊!”
沖擊敵軍大營一般都在一里外發動,這樣才能依靠奔跑的速度殺出氣勢,而且一里的時間極短,對方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倒是可以倉皇逃跑,這也正是蔡希德所希望的局面。
三萬大軍列好了沖擊大陣,迅速點燃火把,原本漆黑的原野上立刻出現一片火的海洋。
蔡希德揮劍大喊:“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