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不懂了,既然鄴兒立下這么大的功勞,伱好像還不太高興,為啥?”
李岱起身打開門看了看外面,又打開窗子看了一眼外面,提筆寫了四個字:‘功高震主’。
裴三娘渾身一震,她立刻明白了,“天子要對鄴兒動手?”
“現在還不會,但我估計很快了。”
裴三娘頓時焦慮起來了,“他們不會找借口殺了鄴兒吧!”
李岱嘆口氣,“登得越高,就跌得越重,我會給他寫封信,讓他好好考慮一下。”
當天晚上,李岱給兒子李鄴寫了一封長信,讓劉武通連夜趕往長安。
長安,大明宮,夜里沒有月色,天氣陰沉,北風呼嘯,異常寒冷,一場大雪即將到了。
數百士兵手執火把,將內庫前的空地照如白晝,空地上堆放著數千口大箱子,李鄴將內庫的數十萬件財寶和三百萬金幣全部打包帶走,這不是他個人的需求,這些都是財富,是他將來養軍的本錢。
上千名士兵都在忙碌裝卸,將這些大箱子捆綁好,放在駱駝的背上。
李鄴之所以選擇在夜間出發,他主要想避開崔光遠和蘇震的耳目,在對付安祿山大軍時,他們齊心協力,但一旦共同的敵人消失,他們就開始各為其主了。
李鄴很清楚,崔光遠一直在利用鷹信和天子暗中聯系,這一點他也能理解,畢竟崔光遠是京兆尹,蘇震是萬年縣縣令。
雖然崔光遠不會阻攔,但當著他面把東西拿走也不太好,至少給他一個給上面交代的理由。
當然,李鄴也并非所有的物資都帶走,糧食、茶葉、油料等等大宗物資他不帶走,左藏庫內的六十萬貫錢、大量布匹、綢緞、銅器、漆器,紙張、名貴木材等等,他也不帶走。
他就帶走軍器庫的兵甲和內庫的財寶,另外還有五百名高水平的工匠。
他在長安招募的五萬軍隊中,有兩萬人愿意跟隨他南下,這讓李鄴十分感動,為了避免和朝廷發生不愉快的沖突,李鄴決定分批撤退了。
今天他已經得到確切消息,安祿山大軍已經過了潼關,向洛陽浩浩蕩蕩去了,敵軍已遠去,那么李鄴的第一批軍隊三萬人也要撤退了。
駝鈴聲響起,三千頭駱駝運載著六千口大箱子進入皇城夾道而行,他們將在城外和其他滿載軍械物資的六千頭駱駝匯合,另外還有一千頭駱駝主要是馱負糧食,由裴琇統領的一萬騎兵押送,大軍浩浩蕩蕩前往商州武關。
李鄴來到曲江池城頭,望著萬頭駱駝隊伍和一萬騎兵繞過曲江池,向東南方向的藍田縣而去。
這時,李晟匆匆走來道:“卑職剛剛得到消息,魚朝恩已經率領三萬大軍北上,他們走子午谷,將在三天后抵達長安。”
李晟已經明確不跟隨李鄴去襄陽,李鄴帶不走的軍隊都由他統領,所以他倍受崔光遠的拉攏,但李晟不去襄陽是因為家族的原因,而他本人已經歸心李鄴。
所以他得到消息都會及時通報李鄴。
李鄴點點頭笑道:“既然如此,我后天就可以正式離開長安了,明天我要和崔光遠交接一下,你也一起來吧!我把長安防務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