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詳細地將句號、逗號、問號、驚嘆號等幾種最基礎的標點符號及其用法說與蕭德言聽。
蕭德言起初有些疑惑,但隨著李承乾的講解,他的眼睛越來越亮,聽到妙處,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絕:“妙啊!殿下此法,真乃神來之筆!如此一來,文章頓挫清晰,意旨分明,尤便于蒙學教誨與典籍傳播!
以往老臣??钡浼?,常因句讀之爭與同僚各執一詞,若有此等符號,則可省卻無數紛擾!殿下之智,遠超常人!”
他激動得胡須微顫,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充滿了敬佩,“懇請殿下允準,老臣即刻便在此次編纂的農書中試用此等符號!”
“正合孤意!”李承乾見蕭德言如此迅速地領會并推崇,心中也十分暢快。
“此事便交由先生,在農書排版時一并加入。先行試用,若效果顯著,孤再奏請父皇,推行于官府文書乃至科舉考試之中?!?/p>
“老臣領命!定將此事務求完善!”蕭德言興奮地應下,已然躍躍欲試。
“其二,”李承乾繼續道,神色更為鄭重,“關乎印刷之術。
如今雕版印刷,一頁一版,若印大部頭著作,耗材耗時耗力,且版片儲存不便,有錯字亦難更改。孤有一法,名曰‘活字印刷’?!?/p>
他接著將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原理娓娓道來:以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火燒令堅。
排版時按需檢字,置于鐵板之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固定,便可印刷。一版印畢,拆版重排,字印可反復使用。
“……如此,則一副字印,可排印萬千書卷,迅捷無比,成本亦能大幅降低。于學問傳播,功德無量!”
李承乾目光灼灼地看向蕭德言,“先生總纂的這部農書,卷帙浩繁,正適合作為這活字印刷術的首次試印之作!
若能成功,天下書籍必將價格大跌,寒門學子亦能輕易購得經籍,開啟民智,利國利民!”
蕭德言早已聽得目瞪口呆,手中茶盞微傾,茶水濺出都未曾察覺。
他沉浸在李承乾所描繪的活字印刷的奇妙構想之中,腦中飛快地推演著其可行性,越是深想,越是覺得此法精妙絕倫,堪稱顛覆性的創舉!
良久,他才長長吁出一口氣,臉上因激動而泛起紅暈,起身對著李承乾深深一揖:“殿下!此…此活字印刷之術,構思之巧,用意之深,老臣…老臣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若果真能成,其功績足以彪炳史冊,澤被萬世!比起此法,老臣編纂區區農書,實不足道哉!”
他直起身,眼中滿是狂熱與使命感:“殿下放心!老臣雖不才,愿竭盡所能,督促工匠,全力試制此活字印刷之術!必使殿下宏愿,早日實現于此農書之上!”
“好!有先生鼎力相助,孤無憂矣!”李承乾上前扶起蕭德言,“所需銀錢、人手、物料,先生盡管開口,東宮一力承擔!此事乃當前第一要務,望先生多多費心。”
“敢不從命!”蕭德言慨然應諾,此刻他只覺得滿腔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就去尋訪工匠,著手試驗。
李承乾卻笑著擺了擺手,示意蕭德言稍安勿躁:“先生且慢,此事固然緊要,卻也不必急于一時,需循序漸進?!?/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