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默領命,親自帶領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般追出城去。
在城南十里外的驛道旁,成功截停了那輛馬車。
車內除了一些金銀細軟,果然藏著那個企圖潛逃的商號管事,以及一批未來得及銷毀的賬冊和往來書信!
幾乎同時,龍驤衛也包圍了那家商號,將內里人員悉數控制。
經過連夜搜查和審訊,取得了重大突破。
賬冊和書信顯示,這家商號不僅是囤積居奇、操縱物價的執行者,更是某位親王在河北的一個重要資金中轉站和情報聯絡點!
大量用于收買官員、雇傭江湖亡命、制造事端的資金,都是通過這家商號洗白并流轉的。
而那個王使君,經多名被捕人員指認,正是商號的一名高級幕僚,目前已聞風潛逃,但龍驤衛已掌握了其可能逃往長安的路線。
鐵證如山!孫伏伽和程處默立刻將“獨眼狼”的口供、查獲的賬冊書信副本、以及相關人犯的證詞,整理成詳盡的奏章,以六百里加急,直送長安,呈報御前。
奏章中,雖未直接點明魏王李泰之名,但所有證據鏈條都清晰無誤地指向了長安的魏王府勢力。
消息如同一聲驚雷,在長安炸響。
李世民看著孫伏伽和程處默送來的厚厚一疊罪證,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之前雖對李泰的小動作有所察覺,但沒想到其手段如此卑劣,規模如此之大,竟已到了勾結地方、蓄養匪類、破壞國策、甚至企圖構陷太子的地步!
這已遠遠超出了皇子爭儲的底線,是在動搖國本!
朝堂之上,氣氛肅殺。
當李世民將部分確鑿無疑的證據公之于眾時,滿朝嘩然。
那些此前拼命彈劾孫伏伽、為河北騷亂唱衰新政的官員,此刻面如土色,噤若寒蟬。
而寒門官員和東宮屬官則群情激憤,紛紛要求徹查到底,嚴懲幕后黑手。
魏王李泰如坐針氈,他雖強作鎮定,聲稱這是有人栽贓陷害,但眼神中的慌亂卻難以完全掩飾。
他暗中指使幾名死黨御史,試圖混淆視聽,將水攪渾,聲稱賬冊書信可能偽造,匪徒口供不足為信,要求三司會審,拖延時間。
然而,李世民這次沒有再給他機會。
李世民以罕見的雷霆之怒,當庭訓斥了那些試圖為魏王辯護的官員,下令即刻將涉案的商號在長安的關聯人員逮捕下獄,由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司會同百騎司嚴加審訊。
同時,下旨褒獎孫伏伽、程處默、趙元楷等人臨危不亂、查案有功,令他們繼續穩住河北局勢,深化新政。
這一連串的組合拳,徹底打懵了魏王黨羽。
李世民的舉動明確無誤地表明,他已經掌握了核心證據,并且不再容忍這種破壞性的內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