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過程緊張而激烈。
然而,當陳聽風打開票箱,清點出票數最高的結果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是一張張折疊起來的空白紙條。
其中一張紙條上,有人用歪歪扭扭的字寫了一句:“別叫了,練就是了。”
人群先是死寂,隨即爆發出理解的笑聲和掌聲。
他們最終選擇的,是“無名”。
鐵匠趙無歸趁熱打鐵,立刻推出了他的“無名兵器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宣布,今后新鑄造的器械,一律不再刻字編號,只在握柄處用最簡單的圖形標記其用途——一個錘頭代表“修屋頂錘”,三根叉齒代表“護田叉”,一根長棍代表“夜巡棒”。
他在鐵匠鋪門口,對著一群年輕人喊道:“林塵的拳沒有名字,所以誰都打得出來。我們的工具也沒有名字,所以誰都能拿起來用。名字是枷鎖,功能才是根本!”
春祭那天,白九娘作為村中長者,站在拳印碑林前致辭。
她的聲音通過微風傳遍整個山谷:“從前,我們總想著找一個人來當林塵,把他供起來,讓我們心安。現在我們才發現,我們都搞錯了。不是我們要找他,而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我們每一個人,都變成了‘那個人’。”
她話音剛落,恰有一群歸鳥從碑林上方掠過。
它們的影子投射在斑駁的石面上,連成一片,像一個巨大而模糊的背影,在掠過拳印的瞬間,悄然消散,融入了每一塊石頭里。
數月后,一篇題為《沒有英雄的村莊》的報道出現在一份外地報紙上。
文章詳細記述了柳塘屯這個奇特的社區,如何在沒有任何標志性人物和符號化標簽的情況下,維持著高效的自治和安寧。
文章的結尾,附上了一段節選自柳塘屯小學生的作文:
“老師問我們長大想做什么。有人想當鐵匠,有人想當醫生。我說,我想當一個教練。同學都笑我,說村里只有一個教練,那就是林塵。我說,他一開始想當教練的時候,是不是也被人笑話過?沒關系。我現在練的拳,是我自己的,以后我要教的拳,也是我自己的。”
此刻,千里之外,一座城市的教室窗邊,春風吹拂著旗桿。
旗桿旁,那個曾經掛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舊外套的空衣架,正隨著風,輕輕地、不知疲倦地搖晃著。
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期待它會被重新穿上。
喜歡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請大家收藏:()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