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淮之早就知道對方會問這個問題。
本來就沒打算糊弄過去。
慢悠悠的推了推眼鏡,語氣都沒什么波動:
“我們當時聊得電車難題,他給出了一個很讓我意外的答案。”
巧妙的運用了人類的好奇心理,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卻又沒有第一時間說出來答案。
“他并未選擇我給出來的兩條路,相反,他打破了這個平衡。”
“所以說他的回答究竟是什么?”
季子謙有些坐不住的直接問出口。
“先別急,等我慢慢說。”
在他問出口的瞬間,謝淮之就知道自己這次勝利了,
“他并未選擇站在道德基礎上面對這個問題,他以自身為思考,卻讓我陷入了沉思,難不成犧牲真的是必要的嗎?”
他學的是犯罪心理學,第一次知道這些心理還可以運用到被譽為正義一方的警方身上。
不得不說,還是挺新奇的。
他的話音落下,就連組長都陷入沉思。
身為一名保衛人民的警察,這件事他們警察會思考。
而且,每當看著共事多年的同事因公殉職,心里說不難受是假的。
可他們一直都認為這是他們的義務。
但又看著他們的親屬撕心裂肺的痛哭,甚至還有人因為救下來那些本來就不想活的人而死。
干涉別人生死雖然是對的,但因此獻出自己的生命,就又是對的了嗎?
“如果說,軌道上的人全都是惡人,我們不變動這個軌道,也就相當于為民除害,可這樣的話,我們和網絡上傳的獬豸和asher又有何區別?”
謝淮之的聲音緩和,聽起來非常舒服。
一步一步的帶領著他們陷入思維盲區。
帶領著他們走向自己的陷阱中。
最先發現不對勁的不是組長,不是李光遠,而是年齡最小的季子謙:
“不對啊,我們當時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吧。”
“怎么不是呢?我和戚殊討論的就是這個。”
只不過變了個方式而已。
他并未說謊,更沒有偷換概念。
只不過將這個問題更加直白的剖析了出來。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