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將軍說的不錯?!?/p>
對于楊堅主動提供的臺階,劉宏自然不會放過,當即滿意的看了他一眼。
“關中之地至關重要,因此朕準備暫時遷都長安,親自坐鎮那里安撫軍心和民心?!眲⒑暾Z出驚人道。
隨著劉宏話音未落,殿中侍立的文武大臣,皆面露驚色,連捧著朝笏的手指都微微發緊,他們都下意識覺得,劉宏這是要跑路的節奏。
誰都清楚,眼下洛陽已經不安全了,王恪就算是再厲害,面對張角大軍的輪番進攻,也是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而作為當今大漢的皇帝,又怎能置身于危險當中呢?
所以說,皇帝親往坐鎮關中,絕非“暫時”二字那般簡單。
可關鍵是,大漢與黃巾軍之間的戰爭,已經到了最重要關頭,若是皇帝在這個時候,拋棄國都選擇跑路的話,無疑會嚴重影響到士氣。
到時,即便是并州軍南下,恐怕也只能擊敗黃巾,將其趕到洛陽以東附近。
一直不發表意見的何進一聽,頓時眼前一亮,連忙跳出擁護妹夫劉宏的決策,只聽他義正言辭道:“陛下英明,自古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何況天子乎!”
“因此微臣也認為,陛下應該暫時遷都長安,等到并州大軍擊敗河套草原大軍,南下支援洛陽并擊退黃巾叛逆后再返回洛陽城,如此才是上上之策?!?/p>
黃巾軍這兩年的表現,實在是太過強大,沒有與其交過手的何進,生怕自己有一天要和他們交手,到最后連回都回不來了。
所以,當劉宏提出遷都,要遠離戰場的時候,何進連忙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畢竟,只要能遠離戰場,保住他這一條小命,無論去哪里他都非常愿意。
不過,何進支持,可并不代表其他人支持。
尤其是以袁隗為首的關東士族。
…………
“不可,陛下萬不可遷都啊?!?/p>
“陛下,如今戰況正酣,倘若在此時遷都,等于將整個司州,拱手送給黃巾,還望陛下三思??!”
隨著袁隗站出苦勸,那些袁氏家族門生,以及關東地區的官員,都紛紛站出來反對。
“哼,妄你等自詡忠臣,可是大難一來,卻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顧,這是為臣之道嗎?”何進見有人想要阻止遷都,當即冷笑著說道。
“何進住口,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嗎,不過是一貪生怕死之輩,你有何資格在此聒噪?”身為侍中的袁屏當即厲聲質問道。
作為袁家子弟,他自然要為袁家沖鋒陷陣,鞏固家族利益,哪怕要懟一嘴大將軍何進,那也是絲毫不帶怕的。
就這樣,朝堂之上頓時分成了三派,支持遷都的人大概只有三成,但隨著何進這個最大的擁護者,因為不想和袁家撕破臉皮,選擇以沉默來應對后,反對遷都的一派,瞬間就占據上風。
只有王允等寥寥數人,此時選擇靜默無聲。
看到如此情形后,劉宏哪里不明白眾人的想法,但他并不能點破,因為在場之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關東士族。
所以,劉宏并沒有率先發言,反而是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到眾人紛紛安靜后,這才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難道真的以為朕遷都,只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嗎?”
“難道還有別的原因嗎?”
在場的文武大臣,心里瞬間冒出這樣的想法,不過,心里想是歸心里想,在明面上,他們肯定不會傻乎乎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