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會議室的激烈討論仿佛還在空氣里留著痕跡。
這時內線電話響得急促,是門崗。
“孫工,航天科技集團的同志到了,還有鞍鋼和寶鈦的代表,一共三輛車。”
“直接請到第一接待室,我馬上到。”我抓起昨晚整理好的需求清單,小跑著出門。
第一接待室已經坐滿了人。帶隊的幾位我都在行業會議上見過,雖然不熟,但此刻看到他們,心里那根繃緊的弦稍微松了那么一絲。
航天科技來的是一位姓周的總工,沒多寒暄,直接推過來一份文件。
“孫工,空天集團何總工那邊都跟我們協調過了。這是我們可以臨時調劑的碳碳復合材料產能參數和性能數據表。”
“后面附了我們的工藝專家組名單,隨時可以配合你們做技術驗證。”
我接過文件,還沒開口,鞍鋼的代表,一位嗓門洪亮的老師傅就接上了話。
“聽說你們攀西那邊礦機的主軸卡殼了?我們廠里剛試制成功的新型高韌合金鋼,你看看參數,對標德國那家的,只強不弱!”
“樣品已經拉過來了,就在樓下車上,隨時可以拿去測試!”
寶鈦的是一位年輕些的女工程師,說話條理清晰。
“這是我們為深海項目儲備的高純度鈦合金擠壓成型工藝的一部分產能轉移方案。”
“應該能覆蓋你們對輕質結構件部分備份材料的需求。具體參數在這里,數據你們可以立刻同步給沈金屬那邊做聯合評估。”
我看著手里一下子多出來的幾份文件,心里是那種被托住的實心重量。
“太感謝了!這真是……”我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詞。
航天科技的周總工擺擺手,“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上面下了死命令,‘大摸底’就是要盤活家底,擰成一股繩。”
“你們北峰扛的是雷霆-15,這擔子有多重我們都清楚。缺什么,隨時開口!能解決的,我們絕不含糊!”
“對!”鞍鋼的老師傅一拍大腿,“別的不敢吹,搞鋼鐵,咱們自個兒的骨頭最硬朗!需要啥,列單子!”
我拿出那晚晚列的那份長長的清單,“這是我們初步梳理的緊急需求和長遠可能的技術合作方向。”
“尤其是高純氧化鈹的穩定量產、替代材料研發和關鍵設備國產化這三塊……”
我的話被一陣電話鈴聲打斷。是楚星河。
“孫工!二重和洛軸所的人到了!直接來的技術支援中心,帶著替代主軸的初步方案和樣品數據,問我們什么時候能開始聯合測試!”
“讓他們稍等,我馬上讓人把需求細節送過去!”
“不,我讓采購部李斯光親自過去對接,他更了解礦場那邊的實際工況!”
我捂著電話快速安排,另一邊對接待室的幾位代表露出歉意的笑。
周總工立刻點頭:“你去忙,正事要緊。這份清單留給我們,我們幾家人碰一下,今天之內給你一個初步的協同方案回復。”
我幾乎是跑著出的接待室,直接撥通李斯光的電話。
“李工!別磨蹭了,二重和洛軸的人到了,帶著主軸方案,你立刻去技支中心對接!”
“對,就是現在!攀西那邊還等著設備升級擴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