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玉雖然不知道阮知秋的背景關系,但是從今天吳蕓面對老爺子的故意諷刺,還一聲不吭的情況來看,阮知秋的身份必然是讓吳蕓忌憚的。
有了阮知秋的出面,阮玉心里稍微有了些安全感。
身在京市,確實是有些孤立無援,能多些人當靠山,對于阮玉來說不是壞事。
接下來就是高校大展演的準備。
因為是開放高考后的第一次五四匯演,很多學校都還沒有從之前的事件中走出來,為了促進各大高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積極性,教育局開會商議,這次的匯演將會在京市體育館里舉辦,屆時也會邀請各大媒體進行報道,將新一屆高校大學生的風貌宣揚出去。
這是宣傳學校的好機會,所有學校都在火熱的準備節目中。
在五四匯演之前,會分批次在體育館中進行節目選拔,只有通過選拔的節目,才能真正的走到最后的演出。
不過為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就算只是彩排選拔節目,也請了記者專門跟蹤報道。
其中師范大學和舞蹈學院的競爭壓力尤其大,據說是幾乎全校學生出動,課后的校園里,但凡是有空地,那必然會有排練節目的學生。
農業學校里除了阮玉他們系強制性要求所有人都上,也是因為人太少了,其他系的報名情況并不樂觀,整個學校,加上他們系,一共也就只有六個節目,簡直就是少得可憐。
阮玉跟楊秀娟研究了一下,又去圖書館查閱了很多資料,最后決定來一首關于農民的詩朗誦。
他們系十個學生,八個男生,兩個女生包括阮玉在內都是書呆子,唱歌跳舞吹拉彈唱,沒有一個是他們在行的,只有詩朗誦,還勉強能排練得起來。
兩人在圖書館里找了兩天,但最后的成品,卻是阮玉提議的共同譜寫,主題是《金色的麥浪》。
這個年代的詩歌很匱乏,偶爾找到的一些詩集,也并不符合當下的條件,只有自己寫的詩歌,不說其他的,至少是符合當下的農業情況。
寫詩對于大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還是能考進這里的學生,只是單獨摘出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詩歌就已經全部寫了出來。
詩歌的朗誦說難不難,請教這方面的老師,將抑揚頓挫的點標注出來,再學習收音機里朗誦的情感表達,很快大家都朗誦得有模有樣。
阮知秋期間來看過一次,對他們表達了肯定后,表示道:“如果這次選拔上了,你們的演出服費用我全包了,另外請你們去全聚德搓一頓。”
教室里傳出一陣歡呼聲。
全聚德烤鴨全國聞名,他們倒是都念著呢,但是據說里面的烤鴨價格不便宜,大部分學生都不敢想,一小部分家里情況還不錯的,則是怕吃了一頓飯,把他們的生活費都給掏空了。
現在他們系主任要請客,自然是高興的不行。
越是期待,那心里就愈發的緊張起來。
想要入選,那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么多高校在一起選拔節目,他們班級人又少,水平又業余,跟其他專業院校比起來,根本就沒有勝算。
不算盡管如此大家也沒有氣餒,在阮玉的組織下,還是每天認真地練習著。
轉眼間就到了通知選拔的時間。
一大早,參加節目的學生就被組織在一起,一起從學校走到體育館去參加選拔。
阮玉是班長,理所應當的舉著小牌子站在隊伍的最前面,而也因為站在前面視野開闊,阮玉一眼就看到了農學系那一大幫子人里,格外凸出的國字臉石磊,和眼鏡男嚴小天。
對方顯然也是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