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部長解釋道:“他們這個工作室最初是幾個央美畢業的同學一起組建的,畢業后一邊接散單,做高端動畫片段外包的業務,一邊自己做動畫。”
陳瀟緩緩點頭。
這在小公司當中很常見。
說白了就是:外包養原創,原創抬身價。
費部長繼續說道:“之前有幾家動漫公司,包括大型游戲公司也拋出過橄欖枝,但都沒能招攬成功。他們平時接大公司的外包工作,處關系處的不錯,這幾個人家里也有關系,拒絕他們,也沒惹什么事兒,就繼續運營。”
“為什么拒絕呢?”
“追夢。相比于短期收益,更看重品牌獨立性。”
“我明白了,那費部長,你覺得他們有成功的潛力嗎?”
費部長搖搖頭,“他們強在美術,劇本始終不太行。而且品牌打不出名聲。有品牌,就算做的差,好歹有人罵,但他們……”
陳瀟給自己倒了杯茶,“有視頻嗎?我看看他們美術有多強。”
“您稍等。”費部長拿出筆記本,點開一個網頁,“他們最近有個自制動畫上線,您看看這個。”
“好。”陳瀟先看了眼設定。
這個故事叫做《心靈零件》,時間不長,就半個小時。
說的是,在未來世界,人們非常追求效率與用處,做每件事情都要問有什么用。居民的一切行為都被“貢獻值”所定義。主角小女孩的貢獻值很低,被視為無用之人,以收廢品,改造小物件為生。比如,為機械狗增加一個搖尾巴的“無用”功能。
這種世界觀當然會出現問題,后來,城市的核心“效率之心”能量過載。
危機出現后,小女孩經歷冒險,用無用之物,拯救了城市,也改變了大家的觀念。
陳瀟點開動畫。
畫面中出現一片以灰白黑為主的世界,偶爾點綴著一些灰暗的色調,建筑是統一的幾何形狀,行人步履匆匆,表情單一。
旁白里響起一道老人蒼老的聲音,“如果能買一桶油漆把房頂涂成粉色就好了。”
緊接著是一道刁鉆的年輕人聲音:“哪有什么用?”
鏡頭下拉,來到一個破舊巷子前,一陣“哐當哐當”的聲音入畫。主人公小姑娘推著她的破舊小車走近,小車上堆滿了彩色玻璃瓶、生銹齒輪、彩色繩線和各種廢棄零件。
鏡頭給到特寫:彩色玻璃瓶折射出寶石般的光斑,生銹的齒輪邊緣泛著銅綠的光澤,彩色繩線如同彩虹般纏繞在一起。
她看到了門廊前坐著一位失落的老奶奶。
老奶奶身材矮胖圓潤,穿著一件款式簡單但織有復雜、褪色花紋的披肩。正用布滿老年斑但依舊靈巧的手,擺弄著一朵顏色發暗的毛線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