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的提取,蕭邢還是在警校的時候學過,之所以有印象,還得感謝當時講課的講師是個豐滿少婦。
只是具體的提煉方法,隱約記得有油脂萃取法和發酵提取兩種。
他之所以選擇用油脂萃取法,完全是因為用油脂提煉簡單,即使提煉方法有問題,也能得到低濃度的大蒜素,若是采用發酵提取,哪個環節出現錯誤,則什么有用的都不會留下。
大蒜素中的含硫化合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可作天然抗生素使用。
在上次卑沙城受傷了以后,蕭邢就想到了大蒜素,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戰場,都是冷兵器作戰,若沒有抗生素,即使不被敵人砍死在戰場上,也是極有可能死于破傷風之類的感染。
只是苦于當時沒有原材料才做罷。
現在隋軍敗局已定,接下來怎么活著跑回遼東城,才是關鍵。
大雪漫天飛舞。
蕭邢安排著牧民們幫忙屠宰牛,將瘦肉制成肉干,肥油則單獨取出準備熬成油脂。
雖然養的時間短,但好牧民們用心,有的牛足有兩百來斤。
大志則領著守城的士卒將剝好的大蒜搗成蒜泥,以便提煉大蒜素。
當所有準備工作完成,蕭邢又叫人取來二十幾口大鍋置于城中廣場,將殺牛剩下的內臟和四肢洗凈,配上白菜,除了沒有辣椒,基本上與后世的火鍋比較相似了。
一時間,整個卑沙城猶如過年一般熱鬧,滿城飄散著牛肉湯的香味。
牧民們和蕭邢相處較久,深知蕭邢不似一般的漢人軍士那般兇殘,也紛紛拿著碗來到廣場邊,盼望著漢人士卒們吃飽后,能留下一點殘羹冷炙。
孩子們躺在大人身后,看著漢人士卒們大口吃肉喝湯,眼中雖還有些許驚恐,但嘴角卻不爭氣的口水直流。
在大志這群隋軍士卒眼里,周圍的蠻夷就是強盜,時常犯邊劫掠,是所有漢人的敵人,對他們不需要憐憫,只有用武力才能征服他們。
蕭邢則不同,他的靈魂來自一千多年后,在他的認知里,這些人后來都會成為華夏民族的一份子,都是中國人,所以對他們這些底層的高句麗牧民并無反感。
看到他們那略帶驚慌又露有一絲乞求的眼神,蕭邢還是單獨安排了滿滿五大鍋分給牧民。
若是叫在平壤城下餓的眼冒綠光的漢王見到此情此景,不知會是做何感想。
第二天清晨,蕭邢起了個大早,打了一套擒敵拳,他現在已經養成了每天早起鍛煉的習慣,在這個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過硬的體魂是戰場上生存的保障。
今天蕭邢要開始提煉大蒜素。
沒有理論知識作為指導,一切都要靠摸索,這難免讓蕭邢有點緊張,現在天氣漸寒,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簡易搭建的木棚內,三十多口鍋里正在熬著牛油,濃烈的油煙味彌漫其間。
蕭邢瞇著眼,面色凝重地望著鍋內的牛油變化,油脂提煉,最重要的是溫度。他看似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實則內心也是緊張萬分。
“蕭統領,這是在干什么?”
孫尚醫不知何時從身后冒了出來,正一臉好奇地望著棚內一字擺開的大鍋。
聽到孫尚醫的聲音,蕭邢眼中一亮,遲疑問道:“孫尚醫,你精通岐黃之術,古籍中可有關于用大蒜治愈瘡瘍的記載?”
孫尚醫皺眉沉思片刻后,突然拍腿道:“我想起來了,《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南北朝)確有‘蒜解蠱毒’的記載,難道蕭統領是準備制作療傷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