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為儲君乃是國之根本,能抽身前來青龍寺已是莫大的恩典,祈食結束自然不能久留,與智海、智圓等一眾高僧客套幾句,在越國公楊素、大將軍史萬歲的護衛下離寺返京。
蕭邢身負要務,尋機奏告太子,只說替家人還愿還需留宿一夜。
太子眼下地位穩若泰山,性情倒也不似從前斤斤計較,加之晉王臥病在床,命懸一線,蕭邢能耐再大也翻不了天,自然由得他去了。
待太子一行人離去,蕭邢這才拉著紅光滿面的智圓進了禪房議事。
舍利一詞本是梵語的音譯,漢文意為“遺骨”、“骨身”或“靈骨”。通常指佛陀或高僧大德圓寂火化后,所留下的結晶體或遺骨。
世人只知舍利,卻不知舍利其實有三種——真身舍利、法身舍利、影骨舍利。
真身舍利泛指那些晶瑩剔透、色彩各異(常見白、黑、綠、紅等)、質地堅硬如金剛石般的珠狀結晶體;
法身舍利指佛陀所說的經典教法。佛教認為,佛法代表了佛陀的智慧和精神,其價值遠高于物理意義上的舍利。所以,佛經(如《般若心經》、《法華經》等)也被尊稱為“法身舍利”。
影骨舍利是指為了保護真身舍利而用其他材料仿制的復制品。
青龍寺之所以揚名四海,每年來此求經參悟的僧人絡繹不絕,仰仗的正是第一代高僧遺留下來的一顆真身舍利。
傳說該舍利約有杯口大小,潔白如玉,佛光充盈,青龍寺歷代方丈將其視為珍寶,藏于寺內的佛塔之中,極少示于人前,足可見其珍貴程度。
“用舍利給晉王治病!?”智圓眼睛瞪得像銅鈴,雙手擺個不停,“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禪房內,蕭邢話才說到一半,智圓已經炸開了毛。
“首座休要驚慌!”蕭邢早料到智圓會有此般反應,緩緩放下手中茶盞,“云真人說得清楚,這佛門至寶只是借用,事后定會歸還……”
智圓碩大的頭顱搖得像撥浪鼓:“那妖道詭計多端,定是趁晉王抱恙之機,索要我寺內舍利,好以此滅我佛教傳承,這借出去多半是有去無回,使不得……使不得……”
“弟子自然知道大師顧慮,可這是圣后親口交待,”蕭邢緊蹙眉頭,拉著智圓重新座下,語重心長分析道:
“當下陛下寵信云真人,漸迷道術,唯有皇后向佛之心未改,今日太子一行正是承她所賜。世人皆知她最喜晉王,今日派本官前來借舍利不得,往后這青龍寺的日子……”
蕭邢由當初的‘弟子’改為‘本官’,其中的威脅之意已是昭然若揭,智圓脾氣暴虐人卻不傻,焉能聽不出其中意味?
智圓心中暗暗悲憤:自打遇上這廝,青龍寺這佛門凈地劫數不斷,連騙帶詐訛去錢財倒也罷了,怎地越來越過份,連佛陀的舍利也想要了去……
“蕭別駕,你可是應承了揭穿云真人之事,方丈與寺內眾僧省吃儉用鼎力相助,當下我青龍寺有難,還望蕭別駕施以援手,這可是無量功德……”
智圓外粗內細,短短數語不僅將青龍寺與蕭邢捆成了同仇敵愷的戰友,更是委婉點出了錢銀之事,寓意不言而喻。
蕭邢心頭冷笑不止,臉上卻是愁眉緊鎖:“首座說的本官豈能不知?尋常江湖術士耍點手段頂多騙些錢財罷了,云真人敢蒙騙圣人,這背后的水有多深,首座可知曉?”
智圓與大興城官員交往甚密,對朝中時局亦有所了解,此刻聽蕭邢分析頓時冷汗直流。
這云真人背后的人不懼欺君死罪,其勢能之大豈是青龍寺能抗衡的?
蕭邢見智圓頭頂冒汗,情知火候已到,接著道:“揭穿云真人,揪出背后黑手乃是本官身為人臣的本份,只是此事兇險萬分,還須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
這道理智圓如何不懂?可眼下催要的舍利事關青龍寺興衰,又當如何處置才好?
“茲事體大,老納不敢擅作主張,還需與方丈、寺內眾人商議……”智圓自知此事難有回轉余地,急忙使出一招‘拖’字訣。
蕭邢起身頗有深意地看了智圓一眼,不置可否,轉身朝禪房外走去。
“圣后求藥心切,首座還是盡早答復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