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西暖閣的炭火依舊燒得旺,卻驅不散朱嘯眉宇間那絲因勛貴血案殘留的、不易察覺的冰寒。窗外,京師上空似乎還彌漫著西市刑場散不盡的鐵銹味。
朱嘯的目光落在御案上一份方正化呈上的密報上,字字刺目:“京畿各州縣急報:連日酷寒,木炭價漲十倍,貧戶凍斃者日增。西山煤窯所產石煤,煙毒甚烈,百姓畏之如虎,寧凍死不敢用…”
“煙毒…畏之如虎…”朱嘯低聲重復,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紫檀桌面。意識深處,冰冷的系統界面無聲浮現,[文明數據庫]的圖標微微閃爍。他意念微動,龐大的信息流瞬間涌入腦海——關于一種名為“蜂窩煤”的廉價燃料及其配套爐具的詳盡制造工藝、配比、安全使用方法,纖毫畢現。
“王承恩!”朱嘯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奴婢在!”王承恩如同融入陰影的雕像,瞬間出現在暖閣中央。
“傳張國紀!即刻入宮!”朱嘯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另外,讓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都水清吏司郎中也滾過來候著!”
“遵旨!”王承恩躬身退下,身影無聲滑出暖閣。
片刻后,張國紀風塵仆仆地趕來,臉上帶著一絲凝重。勛貴覆滅的余波未平,皇家商會雖趁機擴張,卻也面臨諸多暗流。他剛躬身行禮,朱嘯已抬手制止,目光銳利如電:
“國丈,朕有一物,可解京師百萬生民凍餒之苦!”
張國紀心頭一震,抬眼看向皇帝。
朱嘯不再多言,取過一張素箋,提筆蘸墨,筆走龍蛇。他畫的并非丹青山水,而是一種奇特的、布滿孔洞的圓柱形煤餅(蜂窩煤),以及一個結構簡單卻頗為精巧的鐵皮爐子(帶煙囪和通風口)。旁邊附有蠅頭小楷,詳細標注了煤餅的原料配比(煤粉、黃泥、石灰、水)、壓制模具的規格、爐體的構造要點、煙囪的高度與防風設計,甚至還有燃燒時通風口開合大小的控制方法!
“此物名‘蜂窩煤’及‘蜂窩煤爐’。”朱嘯將圖紙遞給張國紀,聲音沉穩,“以西山廉價石煤粉碎,混以黃泥、石灰等物壓制而成。燃燒充分,火力持久,煙毒大減!配套此爐,煙囪導氣,可保室內無虞。成本低廉,遠勝木炭!”
張國紀雙手接過圖紙,只看了一眼,渾濁的老眼瞬間爆發出精光!他浸淫商道多年,一眼便看出此物蘊含的巨大價值與民生意義!若真如陛下所言,這簡直是雪中送炭的神物!
“陛下!此物…此物真乃天授神物啊!”張國紀激動得聲音發顫,“若能推廣,京師百姓今冬無憂矣!臣…臣即刻命皇家商會工坊全力趕制模具、爐具!并派人赴西山,大量收購廉價石煤!”
“不。”朱嘯微微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掌控全局的冷光,“此事,皇家商會只掌核心模具制造、技術標準制定及總調度。具體生產,分包給京師及周邊信譽良好、有實力的鐵匠鋪、窯廠!商會統一收購原料,發放模具,按件計酬!成品由商會統一質檢、定價、售賣!所得利潤,商會抽三成,其余歸生產者!朕要的是快!是量!是讓此物迅速鋪滿京師!”
“分包?按件計酬?”張國紀略一思索,眼中精光更盛,“妙!此法可集全城之力,迅速擴大產量!且能惠及眾多小民工匠!陛下圣明!”
“另外,”朱嘯補充道,語氣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首批十萬套爐具、百萬塊蜂窩煤,以成本價,優先供給京營將士家屬、龍鱗衛眷屬、以及各衙門底層吏員、差役之家!所需銀錢,從內帑帑撥付!告訴百姓,這是朕…體恤他們冬日之苦!”
“陛下仁德!萬民感戴!”張國紀深深一躬,心中熱血沸騰。這不僅是賺錢的買賣,更是收攏民心、穩固根基的良策!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王承恩的聲音:“皇爺,工部虞衡司郎中李庸、都水司郎中趙德安候見。”
“宣。”朱嘯聲音轉冷。
兩名工部郎中戰戰兢兢地進來,撲通跪倒。勛貴清洗的腥風血雨猶在眼前,他們此刻如同驚弓之鳥。
朱嘯看也不看他們,只對張國紀道:“國丈,你帶圖紙去偏殿,與兩位郎中‘詳談’蜂窩煤爐煙囪防火、防倒灌之要訣,以及大規模生產所需協調的工部物料、匠戶調度事宜。告訴他們,此事關乎百萬生民性命,若有半分懈怠、掣肘掣肘、或敢泄露技術、中飽私囊者…”他頓了頓,目光如冰錐掃過地上抖如篩糠的兩人,“…西市刑場,位置還空著幾個。”
“臣…臣等明白!必竭盡全力,配合國丈!絕不敢有誤!”李庸和趙德安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
張國紀領命,帶著圖紙和兩個面無人色的郎中退下。暖閣內再次恢復寂靜。
朱嘯負手立于窗前,看著窗外鉛灰色的天空和飄落的細雪。意識深處,系統冰冷的提示音適時響起:
[檢測到宿主成功推廣關鍵民生技術“蜂窩煤及配套爐具”,有效緩解“凍餒”危機,提升底層民眾生存保障。]
[該技術符合“龍魂協議”初級文明火種傳播標準。]
[獎勵發放中…]
[1。科技圖譜解鎖:“初級焦炭煉鐵法(優化版)”。]
?內容:詳細記載了利用西山劣質煙煤(或混入部分無煙煤)在特定窯爐結構下進行干餾,去除揮發分、提高固定碳含量,制成優質焦炭的完整工藝流程。包含窯爐設計圖(帶簡易熱回收結構)、溫度控制要點、原料配比優化方案。
?效果:焦炭燃燒溫度更高、更穩定,熱值遠超普通煤炭,且燃燒時無煙少硫。用于煉鐵,可大幅提升爐溫,顯著提高生鐵產量和質量(降低硫、磷雜質含量),為后續大規模鑄造(包括火器、農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