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軟件上,“買入”的確認彈窗一閃而過。
葉瀾投入的資金不多,區區幾十萬,對于“瀚海科技”此刻動輒數千萬上億的成交額來說,就像一粒沙投入了撒哈拉沙漠,連一絲漣漪都未曾激起。
這筆交易,不是為了盈利,甚至不是為了試探。
它是一個坐標。
一個葉瀾親手打入敵人陣地內部的,數字坐標。
“有點意思。”葉瀾靠在椅背上,看著屏幕上那個由張海精心繪制的“金叉”,嘴角露出一絲嘲弄的笑意,“從煽動情緒的‘故事會’,升級到一本正經的‘技術課’,以為換了身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在普通散戶眼中,“瀚海科技”的K線圖簡直是一件藝術品。完美的底部形態,溫和放量的上漲,以及在今天這個血流成河的日子里,最終形成的那個象征著希望與轉折的“黃金交叉”。
每一個細節,都精準地踩在了技術派投資者的G點上,充滿了理性的誘惑。
但在葉瀾的系統界面里,這件藝術品被瞬間拆解成了最原始、最丑陋的零件。
【系統深度解析:‘金叉誘多’模型啟動……】
【第一層:視覺構建。】
【操盤手通過高頻“對倒”交易,在特定時間點制造脈沖式成交量,精準控制K線開盤、收盤、最高、最低價,繪制出符合技術教科書的“看漲”圖形。其特征是:買賣盤掛單呈對稱階梯狀,大單掛而不交,小單快速撮合,營造出交投活躍的假象。】
【第二層:心理錨定。】
【利用“天罰環境”等消息股的崩盤,摧毀散戶對“故事”的信任,使其心理天平傾向于尋找“確定性”的技術信號。此時拋出完美的“金叉”形態,相當于在沙漠中遞上一瓶水,散戶的理性會讓他們主動忽略其中的風險,并為自己的“專業判斷”感到自豪。】
【第三層:信仰強化。】
【在拉升初期,會讓跟風盤嘗到甜頭,通過制造連續的陽線,強化“金叉”的有效性。同時,通過合作的股評“老師”和論壇大V進行背書,形成“技術共振”與“輿論共振”,吸引更多場外資金入場,將雪球滾大。】
【第四層:收割邏輯。】
【當市場情緒達到高潮,散戶的“技術信仰”最為堅定之時,莊家會以“斷頭鍘刀”的方式,在幾個交易日內,利用跌停板完成出貨。由于散戶堅信這只是“技術性調整”或“洗盤”,往往會選擇持股不動甚至補倉,最終被活埋。】
葉瀾看著系統逐條分解出的操盤邏輯,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獵人,在欣賞一個新手布下的、漏洞百出的陷阱。
“太刻意了,張海。”葉瀾搖了搖頭,“真正的藝術,是渾然天成。你這個,匠氣太重。”
張海的陽謀,高明之處在于他利用了散戶自己的“知識”來欺騙他們。但他的致命弱點,也正在于此。
他太相信“教科書”了。
他以為只要把每一個步驟都做到完美,這個陷阱就無懈可擊。他算到了散戶的貪婪,算到了散戶的迷信,卻唯獨算錯了一件事——
在這個局里,不止有他和散戶。
還有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劇本編寫者。
葉瀾的手指在鍵盤上輕輕敲擊,調出了一個普通人根本無法看到的后臺數據流。那是通過他買入的那幾十萬股票,獲得的一個“觀察席位”后,系統捕捉到的,關于“瀚海科技”這只股票更深層的信息。
他看到了無數個和他一樣,剛剛沖進來的散戶賬戶。
他看到了那些資金背后的畫像:有人是剛從“天罰環境”里割肉出來,帶著血;有人是學生,用的是生活費;還有人,賬戶的關聯信息顯示,他剛剛操作了一筆證券融資……
葉瀾的眼神沒有憐憫,只有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