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如墨,葉瀾的公寓里,只有顯示器集群散發著幽冷的光。
“老鼠倉”事件的余波仍在互聯網上發酵,華安基金門口擠滿了要求贖回的基民,王志遠和蘇曼的照片被做成了各種表情包,在金融圈的每一個角落流傳。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場正義的狂歡,一個貪婪者應得的結局。
但對葉瀾來說,這只是一個冗長的序幕。
他的目光早已越過了這場勝利,鎖定在了一個新的目標上——天景生物。
“異常平滑……”葉瀾輕聲念著系統給出的四個字提示,指尖在觸控板上滑動,調出了天景生物過去三年的完整財務報表。
營收、凈利潤、資產總額……每一條曲線都像被精密的儀器繪制出來,以一個完美的、令人賞心悅目的角度,穩步上揚。沒有絲毫的波折,沒有淡季與旺季的區分,甚至連小數點后的數字都透著一股工業化的規整。
“太干凈了。”葉瀾靠在椅背上,眼神銳利,“干凈得就像一間剛剛發生過兇案,并被兇手反復擦拭過的房間。”
真正的商業世界,充滿了混亂、意外和不確定性。一個新產品的研發延遲,一次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甚至一個關鍵銷售人員的離職,都可能在財報上留下一道崎嶇的痕跡。而天景生物的財報,光滑得像一塊鏡面,完美地反射出投資者最想看到的模樣。
葉瀾將意念沉入系統:“深度掃描,關聯方穿透,重點分析研發費用資本化與無形資產攤銷。”
【指令確認。】
【正在執行穿透式掃描……掃描深度:七層。】
【分析模型啟動:會計準則漏洞匹配……】
屏幕上,天景生物那張光鮮亮麗的財務網絡圖,開始被系統一層層剝開。無數條看似毫無關聯的公司、個人賬戶、專利轉讓協議,像毛細血管一樣被點亮,最終都指向了幾個共同的離岸信托。
緊接著,一個鮮紅的警告框,以不容忽視的方式彈了出來,占據了整個中央屏幕。
【系統預警:高隱蔽性財務造假風險!】
【預警內容:目標公司涉嫌利用“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會計準則灰色地帶,進行大規模利潤操縱。其操作手法處于現行監管法規的盲區,常規審計手段極難核實其真實性。】
警告框下方,系統用清晰的邏輯圖,向葉瀾展示了這套“完美犯罪”的核心手法。
在會計準-則中,公司的研發投入,可以選擇“費用化”或“資本化”。“費用化”會直接計入當期成本,拉低利潤;而“資本化”則可以將其作為“無形資產”,在未來幾年慢慢攤銷,從而在當期報表上,極大地美化利潤數字。
天景生物,幾乎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發投入”全部進行了資本化處理。
“也就是說,他們可能花了一百萬請客吃飯,卻在賬本上記成‘為新型靶向藥研發進行的必要商務溝通’,然后把這筆錢作為公司資產,憑空增加了百萬利潤。”葉瀾自言自語,聲音里帶著一絲冷意。
這比直接偽造合同、虛開-發-票要高明百倍。因為“研發”本身就是一個難以量化的東西,成功與否、價值幾何,都有巨大的解釋空間。他們可以說自己所有的投入都是為了未來的偉大產品,審計機構和監管部門很難去證偽一個“未來”的夢想。
【系統補充說明:該手法取證難度極高。】
【1。缺乏直接物證:所有賬目、合同、流水均合法合規。】
【2。依賴主觀判斷:界定某項支出是否屬于“研發”并可“資本化”,依賴于公司管理層的主觀判斷,外人難以駁斥。】
【3。處于監管盲區:此乃利用規則漏洞的“陽謀”,而非直接違法的“陰謀”。除非能找到內部核心人員的證詞,或證明其“研發項目”從始至終就是騙局,否則無法從法律上定罪。】
葉瀾看著系統給出的結論,第一次感到了一絲棘手。
之前的“老鼠倉”,他手里握著銀行轉賬記錄這張王牌,那是無可辯駁的鐵證。可現在,面對天景生物,他手里什么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