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的晚膳,設在溫暖的偏廳里。
菜肴精致,氣氛卻微妙得很。
昭衡帝與水仙并肩而坐,對面是神色沉郁的太后,以及被安排在旁邊小桌上,由嬤嬤伺候用膳,卻依舊不安分的承哥兒。
婉妃則坐在稍遠些的位置,低眉順眼,卻豎著耳朵捕捉著每一絲動靜。
昭衡帝先開了口,語氣還算溫和。
他先是問候了太后的飲食起居,然后仿佛不經意般提起:“母后,朕近日翻閱宗譜,見安林郡王家有個七歲的孩子,據說聰慧伶俐,性情也溫和,還有平鄉侯的幼孫,今年五歲,生得玉雪可愛,聽說極是懂事知禮。”
“母后若覺得宮中寂寥,想有個孩子在身邊熱鬧些,朕看從那幾家擇一兩個乖巧的過來,陪伴母后,倒也不錯。”
這話一出,太后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手中的銀箸擱在了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皇帝這是什么意思?”
太后聲音冷硬,帶著明顯的不悅,“是覺得哀家老糊涂了,連自己嫡親的孫兒都養不好?還是覺得翊瑞的孩子,身上流著哀家的血,卻不配留在哀家身邊?不配留在這皇宮里?”
昭衡帝微皺眉心,語氣也隨之轉冷。
“母后明知朕并非此意。朕是擔憂母后的鳳體。”
“時疫方愈,最忌勞心勞力。承哥兒年紀小,精力旺盛是好事,但他性子頑劣,朕是怕他不知輕重,擾了母后的清凈,讓母后不得安心靜養。更何況”
他目光銳利地掃了一眼正偷偷把不愛吃的青菜丟到地上的承哥兒,“朕更恐他這般行徑,帶壞了永寧和清晏、清和。”
“你!”
太后氣結,胸口劇烈起伏,眼看就要發作。
就在這時,水仙適時地柔聲開口,緩解了緊繃的氣氛。
她先是對著昭衡帝,語氣溫和。
“皇上,您的心意臣妾明白,您是擔憂太后娘娘鳳體未愈,過度操勞于康復不利。”
隨即,她轉向太后,目光誠摯,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
“太后娘娘,皇上也是一片孝心。世子殿下身份貴重,血脈純正,由您親自教導,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只是……”
她露出些許為難的神色,“臣妾瞧著世子殿下天性好動,精力充沛,慈寧宮雖莊嚴華美,但殿宇深深,規矩也多,對于活潑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些拘束了。”
“若能有個更開闊些的地方,讓世子殿下得以盡情跑動玩耍,釋放天性,于太后娘娘您的靜養,于世子殿下的成長,豈不是兩全其美?”
水仙看太后似是陷入沉思,便低聲道:“前兩日裴濟川太醫來請平安脈時還特意叮囑,說太后娘娘此次病體損傷元氣,最緊要便是靜養二字,切忌憂思勞神,需得安心休養一段時日,方能穩固根基。”
她將裴濟川這位曾救太后于時疫的太醫抬出來,分量頓時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