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鄧麗君李達強慈善基金
1976年1月5日,星期一。
香港的空氣里已經隱約浮動著歲末的喧囂與躁動。
中環的高樓玻璃幕墻反射著冬日稀薄的陽光,街道上車流如織,但這一切似乎都與陳耀豪無關。
他站在維港中心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的雪茄菸霧,目光卻投向窗外那片正在甦醒的土地。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地產復甦浪潮,比他預想的還要猛烈。
“搶工人、搶樓盤”的景象如同野火燎原,拍賣地皮總面積升至37。66萬平方尺,金額逼近五千萬港幣。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在陳耀豪的記憶里,今年拍賣總面積會上升至54。36萬平方尺,總拍買價則高達4。4億港幣。
雖然每次土地拍賣的價值,會受地段的地位置、交通網絡和建筑用途等影,但可以看出,今年地價升浪已經明顯不過。
這是1976年即將掀起的地產升浪,一場他絕不能錯過的盛宴。
“陳生,兆興置業祝生到了。”秘書的聲音從內線電話傳來。
“讓他進來。”
祝文宇夾著厚厚的文件袋快步走進,額角還帶著薄汗。
他是兆置業的總經理、地產開發的得力干將。
“陳生,沙田那邊進度比預期快百分之十五,在今十月份之前就能完成第一期填海。”祝文宇展開工程圖紙,手指劃過那片正在向大海延伸的土地,匯報導:“現在建材和人工都在漲價,我建議沙田第一城地產項目提前招標承建商。”
陳耀豪微微搖頭道:“沙田第一城項目按照計劃執行,反道太古山谷地塊可以在今年啟動。”
“好的,老板。”
他走到辦公桌前摁滅雪茄,菸灰缸里積了厚厚的灰。
“賽西湖定價確定了?”
“我們經過多方調查,最終確定248港幣每平方尺。”祝文宇趕緊翻出銷售方案,匯報導:“首推13萬平方尺,全是500至700尺的小戶型。按現在市況,三天售罄不是問題。這次可回籠資金3200萬港幣現金。”
地價升浪已經撲面而來,就像維多利亞港的潮水,退得慢一步就要被捲入深海。
“嗯,不錯。”陳耀豪點點頭道:“第一棟樓宇不要捂盤,反而要多找中介合作,爭取開盤即售馨,造成轟動效應。”
這是炒作,陳耀豪雖然內心比較反對,但他也知道,反正香江窮人買不起房,就沒有那么多反感。
“好的,我下去后就聯繫合作的中介,爭取一炮而紅。”祝文宇信心滿滿的道。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兆興大廈什么時候可以竣工?”陳耀豪又問道。
“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竣工交房。”祝文宇請示道:“這個大廈是自持還出售?”
“自持吧,這個物業的位置還不錯,有不錯的升值空間。”陳耀豪點點頭道。
“好。”祝文宇應完,然后信心滿滿的離開。
陳耀豪心中暗付道:地產狂歡的幕布剛剛拉起,而他已經聽見了金幣落袋的聲響。
他看了一眼辦公桌上的日歷:1月5日。距離春節只剩二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