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未名湖畔
1977年7月6日,啟德機場。
從香港前往京城市,此時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從紅乘坐火車經羅湖至深圳,再輾轉廣州北上,全程需耗時三天兩夜。
二是搭乘航班直飛,雖然班次稀少,卻是最快捷的途徑。
以霍生和陳耀豪的身份與時間考量,自然選擇了后者。而香江足球代表隊的隊員們,早已提前數日乘火車北上。
當陳耀豪步入機場貴賓室時,霍生早已在此等候。
這次考察團規模精干,除了他與霍生的幾位隨行人員外,只有一位新華社的工作人員陪同。
“霍生,勞您久等了。”陳耀豪含笑上前,熱情地伸出右手。
“陳生太客氣了,我們也剛到不久。”霍生與他緊緊握手,隨即側身引薦。
他繼續介紹道:“這位是新華社的劉大海同志。劉同志,這位就是我和您提過的陳耀豪先生。”
“陳先生,久仰大名!歡迎您到內地考察訪問?!眲⒋蠛2僦詭П狈娇谝舻幕浾Z,熱情地握住陳耀豪的手。
“劉先生太客氣了,這次要麻煩您多多關照?!标愐乐t和回應。
三人寒暄片刻后,陳耀豪適時切入正題:“劉先生,這次我特意準備了一百臺彩色電視機和一百臺空氣炸鍋,打算無償捐贈給內地,略表心意?!?/p>
劉大海眼中閃過驚喜,說道:“陳先生如此熱心,我代表內地同胞先行謝過!不知您希望將這些物資捐贈給哪個具體單位?”
這正是陳耀豪等待的時機。捐贈雖是無償,但他深知必須讓這份心意發揮最大價值。
“實不相瞞?!彼\懇地說道:“我久聞內地高校學術氛圍濃厚,一直心生嚮往。
如果方便的話,能否安排我們參觀幾所京城的高等學府?這些電器,就作為我給學子們的一份薄禮?!?/p>
在當時的特殊時期,所有考察行程都需經過周密安排,訪問高校更是如此。
陳耀豪這個請求,既表達了善意,又巧妙地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劉大海會意地點頭說道:“陳先生的這個心愿,我一定如實向上級匯報,盡力協調安排?!?/p>
“那就有勞劉先生費心了?!标愐牢⑿χ乱猓肋@個頭已經開得恰到好處。
正在此時,登機廣播適時響起,三人相視一笑,並肩走向登機口。
下午五時許,客機平穩地降落在首都機場。
沒有盛大的歡迎儀式,只有國家體委派出的代表在梯旁熱情握手一一這樣的安排既符合外事禮儀,又透著務實的作風。
車隊駛出機場,恰逢下班高峰。陳耀豪透過車窗,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長安街上匯成了自行車的洪流,叮鈴鈴的車鈴聲此起彼伏。
穿著白襯衫、藍褲子的工人們踩著腳踏車,車把上掛著網兜裝的飯盒,說說笑笑地穿行在夕陽的余暉里。
偶爾也可以看到穿著喇叭褲的年輕人,扛著一個大喇叭的錄音機,騎著自行車一閃而過。
“這自行車也太多了!”陳耀豪忍不住感嘆。
陪同的劉大海笑著解釋道:“這是咱們京城下班時分的常態。工人們都住在單位分配的宿舍,上下班主要就靠自行車?!?/p>
陳耀豪說道:“我在報紙上看到過報導,說bj是』自行車之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