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瀾白日里要跟著趙樂安一起聽夫子上課,到了晚上才有空閑。
他不但自己去看那些小種子的發(fā)芽情況,且還帶著趙樂安一起去看。
要么說孩子的堅持是有道理的,雖然沒有看到了種子發(fā)芽,可是他們看到了花圃里的花開了一小片。
嫩綠色的葉子隨風(fēng)搖擺,小小的花骨朵,象征著新生。
兩個孩子當(dāng)時歡喜得很,夜里直接宿在了寧王府,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又去看了花。
許輕瑤知道之后,沒說什么,但背地里跟姚蘭枝講:“這會不會給寧王添麻煩?”
趙明瀾就算了,那是秦時闕的義子,但趙樂安可不一樣。
姚蘭枝倒是覺得這不是壞事兒,還跟許輕瑤講:“讓他們兄弟做個伴的,挺好的。”
說著,姚蘭枝又想起一件趣事兒:“我聽說,樂安昨兒個夜里,還寫了一首五言絕句呢。”
雖說跟打油詩沒什么區(qū)別,但可見孩子對于肉眼可見的東西,感悟要遠(yuǎn)遠(yuǎn)比書上來得多。
許輕瑤欣慰得很,輕笑:“賀兒也寫了,一早他們哥倆就來跟我炫耀,我瞧著寫得還不錯。”
這么一想,許輕瑤也不多阻攔了。
畢竟姚蘭枝有句話說得不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改日得了空閑,還得帶著孩子們?nèi)ゾ┙嫁D(zhuǎn)轉(zhuǎn),漲了見識,也能學(xué)以致用。
二人為了孩子們打算,只是這萬里路還沒成型,姚蘭枝先接到了請柬。
來的是路嬤嬤。
她如今對趙家的新院子已經(jīng)很熟悉了,到了這里,還是許輕瑤親自給奉的茶水:“嬤嬤有空過來,我們家蓬蓽生輝。”
許輕瑤最近在外面做生意,嘴都比以前甜了不少,明顯能說會道了許多。
路嬤嬤抿唇笑,跟她講:“今日來,是來給二位夫人發(fā)請柬的。”
她拿出了大長公主府的請柬,七日后,府上要辦春日宴。
眼下已經(jīng)是二月底,百花初放,正是春日好光景。
姚蘭枝倒是不意外,畢竟前世里也有這么一場春日宴,但彼時,她早已沒了出席宴會的資格。
許輕瑤卻是詫異得很:“還有我的請柬?”
她這次是真的局促了:“不,我去不合適吧?”
且不說她是個寡婦,就說她這身份,也不配去大長公主的宴會啊。
姚蘭枝跟她不同,姚蘭枝是皇上親賜的柔嘉夫人,那是正一品的誥命呢,她一介白身,去了叫人笑話。
路嬤嬤只說:“怎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