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說那些創世神啊,那怎么殺人家就算了,追著殺呀??是的,又說上深愛世人了,要維護這個世間的和平,然后維護這個世界的均衡正道,所以也把修羅族女帝罰下了界,但我想說呢,那修羅族難道不是這個世間的生靈嗎?難道不應該也被這個世間所接納嗎?還有我修羅族女帝,她也不是什么壞人吧??若不是九重天的那群人逼急了,又怎么會把她逼成這樣呢??】
【我真的很憋屈啊,這個劇情,說這個劇情你也得虧,就是說第二是把修羅族女帝的天賦給封印住了,要不然還得像第一世一樣反上去,我只能說自己被糟蹋成那樣,也不反上去,那也委實是個人才。】
【……容我猜一下,不會就是創世神看著修羅族女帝身上的天賦已經被徹底封印了,沒有得知一切的來源了,以為扼殺了所有的可能性,所以就在這里肆意妄為給人虐成這個樣子,簡直是不把人當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第三世要比第二世更虐?】
【應該是后面每一次要比前面的一次都要虐,主打一個沒有最虐,只有更虐,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么,心情挺復雜的,有一種巴掌伸不進屏幕里的無力感。】
【我要是代入初姐……算了,我也代入不了一點點,我光看著我就鬧心,我還憋屈,我代入不了一點點。我感覺讓自己代入進去,都是在給自己找苦吃找罪受?!?/p>
【我現在甚至慶幸…修羅族女帝每一世都會忘了自己上一世的記憶。讓她一個人背負一世的記憶,其實就已經足夠痛苦了,如果真是讓他背負幾十次甚至二十幾次,一次比一次更加痛苦的記憶那真的是有些太殘忍了,殘忍的都沒有人性啦!】
【我說怪不得初姐愣住,我還尋思說初姐都看過了修羅族女帝以前的故事,現在還能愣啥,現在一看好家伙直呼好家伙,能想出這樣的經歷……還能想出這么多次我真的只能說上一句天才,這樣難得一見又出類拔萃的天才,真的是幸好不在我身邊,否則我將為她獻上我十分真誠的一百八十八個大嘴巴??!】
【打少了姐妹往多了打??!】
葉初是真的有點被這個故事里面所蘊含的情緒打得愣住。
如果說彈幕他們都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那葉初剛開始確實只是個旁觀者的角度,那么現在當故事結束,進入葉初精神之海的進入葉初靈魂的,就是分屬于第二個故事中,修羅族女帝真真實實的情緒,是結結實實用那些命運而產生的情緒。
葉初不知道說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作何感想,葉初只覺得自己心頭的思緒和情感全都繞成了一團一團的亂麻,葉初有多么憐惜那故事中的人,有多么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開口,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么。
因為葉初害怕自己壓不住自己心中的憤怒,壓不住自己心中的痛恨。
因為葉初從一開始就沒有覺得修羅族女帝有錯,就算修羅族女帝有錯,那也是被九重天那些人逼成那樣,如果說,九重天那些人不是那樣的態度,從來沒有妄想過將修羅族女帝當作他們手里的刀和工具,也并沒有想要完全掌控于她,而且甚至都不用九重天的那些人主動的接納修羅族女帝和修羅族。
都只需要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仙君們運用自己身上的天地靈氣,時不時的去地獄走一走,替地獄的修羅族進化一下地底下的天地濁息,都不用他們每天都守在那里只需要偶爾去一下就可以了,就這樣他們就已經把握住了修羅族,那也就相當于把握住了修羅族女帝的命脈。
修羅族女帝是一個多么鐘情的人,是當初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們肯對他有一絲一毫的真心,就算對她沒有真心,只對修羅族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真心或者是真情,對修羅族任何一個人有絲毫的憐憫,修羅族女帝都不可能輕易和他們作對。
可是當時,九重天那群道貌岸然的人哪里能夠想到這樣的法子,他們只知道用各種的方法,各種的陰謀詭計去留住人,根本就不知道留住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是拿捏住那個人的本性和性格。
可九重天的那群人就是沒有,不僅對于修羅族人死活完全不重視,甚至沒有覺得修羅族是這個事件應該存在著的生物,是真的不把修羅足女帝和修羅族的族人當作人對待,后面竟然還將修羅族女帝的身體硬生生的剖開……
罷了,那些事情不想也罷,再想,葉初就好像心里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越來越旺,越來越旺。
正在這時第三個光團也亮起來了,瞬間陌生的記憶再次進入葉初的腦海。
葉初在看到了前兩個故事之后,其實對第三個故事大概是有一些猜想的,至少接下來的故事絕對不可能比第一個和第二個要開心歡樂幸福吧??
或者說直白一點,這些故事里面應該沒有哪一個是完全和開心快樂幸福沾的上邊的,稍微不那么苦,不那么慘一點,葉初都覺得是謝天謝地是創世神自己寫的于心不忍了。
即使葉初心里有了心理準備,可真當她看見那個故事的具體過程時,還是心里一片寒涼。
沒了天賦的修羅族女帝,轉世之后進入的并不是玄幻世界,而是不知道哪個朝代和第一次的那個故事朝代,還有第二次的故事朝代完全沒關系。
這一次,說起來倒也真的不算是一個官宦人家的故事,至少和權勢這種東西扯不上半年關系,但是和財富就很能扯得上關系了。
只說這似乎是一個架空的朝代,背景和歷史是不知道從哪兒去追究的,在江南的一個小縣城里面,有一戶人家姓顧,家財萬貫,是做生意的,是當地有名的有錢人,還有大善人。
大家都叫他顧員外,后來發過兩次洪水,讓旁邊縣的百姓逃荒,逃到了這個縣里,顧員外知曉了,便花自家的錢財開設粥棚,接濟了不少災民。
后來又大公無私的捐銀兩修橋修路,修寺廟等等,在當時的那個縣里十分的具有威望,也是百姓心中所認可的大善人。
后來日子久了,顧員外家的宅子倒也不叫顧宅了,當地的百姓們都叫他百善堂,因為顧家確確實實做了一百件極大的善事。
可偏偏問題就出在這,按照道理來說,像顧員外那么一個樂善好施,處處幫助百姓,幫助縣令大公無私和藹可親的人,按照道理來說應當是比較幸運的,也是應該要比較受上天眷顧的。
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惜呢,有時候也會有一句完全相對立的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禍害能不能遺千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好人都不長命也不知道,但是顧員外確實不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