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詩竟能讓青兒你這個大才女動容?”
公孫元有些好奇地抬起頭來。
眼前這個少女,可是大有來頭。
其父蘇榮,字祈民,乃是當世大儒,曾任中庭侍郎,國子監(jiān)祭酒,門生故吏遍天下,儒林泰斗級的人物。
蘇青自身也極富才名,人稱才貌雙絕,在帝都洛陽名盛一時。
后蘇榮隨前太傅遠鴻先生,意圖罷黜閹宦,失敗獲罪,流放遼東,這才來到昌黎這么個小縣城避禍隱居。
能讓蘇青看上的詩詞,絕對不凡。
公孫元自是好奇,接過來一看,先是眉頭微皺,隨后面露驚訝之色:“好詩詞,好胸懷!我昌黎縣衙之內(nèi),竟還有這等心系百姓之人物?”
當即連忙喚來了衙署書吏,一番查問。
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沒有人的字跡能夠?qū)Φ蒙稀?/p>
“今天除了縣衙書吏,還有什么人,來過偏廳?”
“今日縣尊大人一直在和縣尉磋商,其他事務暫停辦理,沒有誰來啊……哦對了,楊捕頭帶著一個人進來過,好像是青山村的村民,叫周禮……”
“周禮?難道是他?”
公孫元想起方才接見周禮時,此人言談氣度確實不凡,所求之事,也都是為民著想。
還真有可能會是他。
“想不到這小子居然還懂詩詞,能寫出這樣的詩句,我沒有看錯人啊。”
公孫元一臉欣慰。
旁邊的蘇青聞言,更是好奇,連忙探問起這個周禮的來歷,公孫元自是沒有隱瞞,將其事跡言說一二后,蘇青更覺有趣了。
一個山野村民,居然有這樣的才華和胸懷?
而且聽上去,也是有些本領實力的,并非那種只會空口說大話的迂腐書生。
“這句詩詞,父親一定很喜歡,我先帶回去給他老人家看看。”
“別急,給我抄一下。此詩深得我心,我要將它寫下來,時時鞭策自己……”
……
周禮此時并不知道,自己所寫的那句詩,已經(jīng)在縣衙里引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只是有感而發(fā)。
抄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留在偏廳,其實也有一點想要顯露才華的心思。
但至于能不能被人發(fā)現(xiàn),又會被誰看到,他也不清楚。
只當是一招閑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