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齊聲道謝,吃了一些熱粥,漸漸恢復了一絲氣力。
然后又是一個勁兒地朝著周禮磕頭謝恩。
若是沒有周禮,他們夫妻二人,怕是很難撐過今天晚上。
“舉手之勞罷了。我看你們隨身都帶著木匠用的工具,應該是精通此道,我村里正好需要這樣的人才,若是無處可去,可愿跟我走?”
“救命大恩,無以為報,愿追隨恩公驅使?!?/p>
兩人連連點頭答應下來。
一番交談后,周禮得知,男人名叫舒陽,其妻李氏,本是昌黎縣大河溝村民,世代做木工為生,因為饑荒逃難而來,憑借之前的積蓄能夠入城,但后來看病花光了錢財,如今什么也沒有了,夫妻二人連個落腳點也沒有。
如果周禮能夠收留他們,這是天大的好事。
其他周圍的百姓一聽,都是羨慕無比,如今這世道,能有人給口吃的,那真的是祖上燒高香了。
至少比起城外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好了太多。
蘇青站在一旁,將這以前都看在眼里,若有所思。
周禮這時候主動上前道謝,畢竟人家剛剛送來了熱粥,蘇青不在意地擺擺手,反倒是對他很感興趣:“這位公子,醫術精湛,不知師從何人?”
這年頭會醫術的人并不多,周禮看上去年紀也不大,不像是什么游方郎中。
“略懂一二,只是看醫術學會的,沒有什么師承?!?/p>
周禮看了蘇青一眼,謙遜道:“這些流民饑寒交迫,身體抵抗力很差,所以一點小病可能都會要了他們的命。我能力有限,也不可能救得了所有人。小姐心善,若無你在此施粥,這些災民,恐怕會死得更多?!?/p>
“明明是在夸你呢,怎么扯到我身上來了?”
蘇青眨巴著眼睛,似笑非笑。
“不過我見公子有些面熟,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
“在下青山村周禮,此前在縣衙,與小姐有過一面之緣?!?/p>
周禮本是隨口解釋。
但蘇青聽到他的名字,卻是眼前一亮,喜道:“你就是周禮?”
“嗯?”周禮有些詫異,“姑娘知道我?”
“久聞大名。”
蘇青面露喜色,這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前些日子,她將周禮的詩詞帶回家中,父親蘇榮看后,也是感慨連連。
甚至還親自拜訪公孫元,想要通過對方進行認識,卻不成想,竟被她在這街邊遇到。
“公子曾在縣衙偏廳留下一句詩,小女子有幸瞻仰,頗為欣賞。能夠寫出此等詩句之人,果是心懷百姓的仁人志士?!?/p>
蘇青贊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