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何健旺在客棧輾轉反側一夜,天剛蒙蒙亮就翻身下床。
簡單收拾了一下便下樓來到了大廳。
小二!結賬!他走到柜臺前喊了一聲,抓起包袱就往外走。
他昨夜思來想去,決定先探聽鄭和船隊的消息。于是他沿路跟著挑擔的農夫和推車的商販,朝著縣城方向行進。
客官,來碗茶?走了些許路程,路邊茶攤的老漢熱情招呼。
何健旺環顧了一圈茶攤上的旅人,點頭坐下,來一碗茶,再切二兩醬肉。
不多時,茶湯和醬肉就被老漢端了上來。只是這茶湯渾濁,醬肉也咸得發苦,但他顧不得這些,因為周圍茶客的閑談讓他豎起了耳朵。
聽說了嗎?三寶太監的船隊又要下西洋了!鄰桌一個挑夫模樣的漢子壓低聲音道。
早知道了!我表兄在港口做力工,說這次船比上次還多!另一個麻臉男子接話,光是寶船就有六十多艘!
何健旺心頭一跳,六十多艘?我的乖乖,這是去打仗還是去下西洋?
他裝作不經意地插話:兩位大哥,這寶船有多大?
挑夫打量他一眼,郎君是外鄉人吧?那寶船啊!他張開雙臂比劃,有十丈高!九根桅桿!站在船頭都看不清船尾,聽說上頭能跑馬哩!
胡扯!旁邊一個白發老船工嗤笑,哪有那么夸張?不過確實大得很,上次我親眼所見,船身漆著朱紅大漆,四層樓閣,比縣衙還氣派!
何健旺心里開始計較,按照戒指告訴他的明朝度量衡,一丈約3米,十丈就是三十米高的巨艦!這規模哪怕放在現代都算得上中型軍艦了。
老丈可知道船隊何時啟程?他遞過幾枚已經改變外觀的銅錢。
老船工收了錢,態度和善許多:約莫半月后吧。這幾日港口戒嚴,閑雜人等不得靠近,說是要裝賞賜番邦的貨物。
何健旺又打聽些細節,得知鄭和船隊不僅有寶船,還有馬船、糧船、戰船等配套船只,總數超過兩百艘。
這個數字瞬間讓他倒吸一口涼氣,這哪是船隊,分明是移動的海上城市!如果拿去打仗。。。我的乖乖。
離開茶攤,何健旺混在人群中進了城,開始在城中轉悠。隨著他轉悠的時間越長,心里確是越發的心驚。
幾乎每家商鋪都在為船隊準備貨物:瓷器、絲綢、茶葉、鐵器。。。一車車運往港口。街上隨處可見身著異域服飾的番商,有些明顯來自阿拉伯甚至更遠的非洲。
不多時,何健旺隱身來到長樂港外的一座士兵把守的小山包上。
從這里望去,整個港口能盡收眼底。
只見延綿數里的船隊如同一條巨龍,靜靜盤踞在港灣里,那些傳說中的寶船比想象中更為壯觀。船身修長,樓閣高聳,九桅十二帆整齊排列,恢弘又莊穆。
這。。。這就是我華夏的海軍嗎?
對于作為一個了解過后世屈辱史的現代人來說,何健旺大受震撼,一時間竟然有些激動的不能自己。
他忽然想起1894年中倭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的致遠號被吉野艦轟得千瘡百孔的照片。同樣的黃皮膚黑眼睛,更早五百年的祖先竟建造過如此巨艦。
如若這樣一支強大海軍能一直保持下去,又怎會讓后世華夏遭受如此多的屈辱!
感慨完,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何健旺心頭漸漸升起,既然現在有如此強大的艦隊,為何不把隱患提早處理掉?得想辦法讓朱老四改變作戰方針,也就是征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