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金州外海某處人跡罕至的隱蔽海灣。
時間在緊張的訓練和枯燥的等待中悄然流逝,轉眼已是永樂七年的夏末秋初。
何健旺的船隊嚴格遵守著隱匿紀律,除了偶爾派出的偵察小組悄無聲息地收集情報外,幾乎沒有任何外出活動。
近四百人的隊伍確實不如之前好管理。他也已經打定主意,不再擴充人手。
一來,近四百人已是目前他管理能力的極限,再多就容易生亂。他目前能力不足,無良仙人給的烙印控制手段也有其上限,無法覆蓋更多人。
二來,人數越多,目標越大,物資消耗也呈幾何級數增長。雖然之前劫掠豪紳所得頗豐,糧食金銀足夠支撐數年,但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計,必須精打細算。
三來,他認為一支四百人左右、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來去如風的精銳,遠比數千烏合之眾更有戰斗力,也更便于隱蔽和機動。
他就這樣耐心地蟄伏著,等待北方草原上那場決定命運的大戰消息。
這一日,陳二蛋親自帶領的偵察小組終于帶回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仙師!消息來了!”陳二蛋風塵仆仆,臉上卻帶著興奮與后怕交織的復雜表情,“北伐大軍如您所料,在臚朐河一帶,果然遭遇了韃靼主力埋伏!”
何健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結果如何?!”
“幸虧朝廷早有防備!”陳二蛋語速飛快,“淇國公雖然還是有些冒進,中了埋伏,初期損失不小,陣腳有些慌亂。”
“但關鍵時刻,漢王殿下率領的一萬精騎如同神兵天降,從側后方猛擊韃靼軍!韃子沒料到我朝軍隊還有埋伏,頓時大亂!淇國公也趁機穩住陣腳,揮軍反擊!兩面夾擊之下,韃子大軍被殺得大敗,潰散逃遁!現在我軍正在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何健旺聽完,長長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直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下來。
雖然過程仍有波折,丘福還是吃了點虧,但總算避免了歷史上那場全軍覆沒的慘劇!
大明北疆的國防力量得以保存,朱棣的威望也不會受到重創!
“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字,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自己冒險送出的情報,終究是起到了作用!
緊接著,陳二蛋又匯報了另一個消息:“還有,仙師,我們打聽到,三寶太監的船隊已經回國,但在太倉沒停留多久,又立刻啟航東去了!看樣子,是直奔倭國去了!”
“什么?鄭和已經去倭國了?!”何健旺先是一愣,隨即大喜過望!“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朱老四果然忍不住了!他這是派鄭和去實地考察金銀礦了!”
一切都在按照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北伐局勢向好,朱棣有了更多的底氣和外拓的意愿;鄭和東渡倭國,一旦確認了金銀礦的虛實,必將極大刺激朱棣的貪欲和雄心!
時機已到!
何健旺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銳利而興奮的光芒,之前的蟄伏和等待一掃而空。
“傳令!全體集合!”他的聲音洪亮,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