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海域,大明寶船旗艦上,鄭和看著剛剛由秘密渠道送來的錦衣衛(wèi)密報,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臉上的表情比之前應(yīng)對倭國使者時更加困惑和凝重。
密報詳細描述了對馬島上那支“明軍”的情況:
“裝備精良,火器犀利,軍容嚴整,絕非倭寇或烏合之眾所能冒充。且對方一口流利的漢語,對大明軍制似乎也有所了解,還打著堂堂正正的大明旗幟。甚至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朝鮮軍隊輔助作戰(zhàn)!”
“真是我大明的軍隊?!”鄭和放下密報,在艙室內(nèi)來回踱步,心中疑竇叢生,卻又不得不開始相信這個看似最不可能的事實。
“是從朝鮮過來的?陛下在收復朝鮮后,直接命令大軍乘勝追擊,跨海攻擊對馬島了?”他試圖為這支神秘軍隊的出現(xiàn)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是了!定是如此!”
他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最大。
“否則無法解釋他們?yōu)楹螐某r方向而來,還有朝鮮精銳軍隊跟隨!陛下用兵,果然神鬼莫測!竟連我這邊都未曾提前知會,想必是擔心走漏風聲,要打倭國一個措手不及!”
他自動腦補,將何健旺的行動合理化為了永樂皇帝的秘密戰(zhàn)略。
畢竟,除了皇帝本人,誰還能調(diào)動如此一支精銳,進行如此大膽的跨海突襲?
一旦接受了這個設(shè)定,鄭和的心態(tài)立刻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之前他還在懷疑對馬島事件是否有蹊蹺,但現(xiàn)在,如果那是“自己人”,是奉了陛下密旨的友軍,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倭人正在集結(jié)大軍,意圖反撲對馬島。”鄭和看著密報中的最后一句,心情頓時緊張起來。
如果對馬島上的真是朝廷大軍,是陛下棋盤上的重要一環(huán),那么他鄭和,作為此刻就在倭國海域的最高明軍指揮官,絕不可能坐視友軍被倭人圍攻而見死不救!
否則,一旦對馬島有失,陛下怪罪下來,他萬死難辭其咎!
但是,他麾下的主力艦隊還需要保衛(wèi)石見銀礦這個重中之重,不能輕易調(diào)動。
而且大規(guī)模艦隊調(diào)動,也容易打草驚蛇。
他沉思片刻,迅速做出了一個謹慎而有力的決定。
“傳令!”他沉聲對副手下令,“命王副總兵(王景弘)率福船十艘,快艇二十艘,精銳水師士卒兩千,攜帶充足彈藥糧秣,即刻起錨,秘密前往對馬島附近海域隱匿待命!”
“告訴他們,他們的任務(wù)只有一個:密切監(jiān)視對馬島動向!一旦確認倭國軍隊大舉進攻對馬島,而島上我軍如果形勢危急,無需再請示,立刻出擊!從側(cè)翼或后方攻擊倭軍船隊,支援島上守軍!”
“記住!行動要隱蔽!出擊要迅猛!務(wù)必確保對馬島萬無一失!”
“是!提督大人!”副將立刻領(lǐng)命而去。
很快,一支由十艘堅固福船和二十艘靈活快艇組成的分艦隊,悄然離開了主力艦隊錨地,借著夜色的掩護,向著西北方向的對馬島海域駛?cè)ァ?/p>
鄭和站在船頭,望著分艦隊遠去的帆影,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覺得自己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既保住了石見銀礦的根本,又能在關(guān)鍵時刻支援可能存在的“友軍”,向陛下展示他的應(yīng)變能力和忠誠。
“希望一切順利吧。”他喃喃自語,總覺得這件事里里外外都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古怪,但基于對皇權(quán)的絕對信任和對局勢的判斷,他只能選擇相信并對最壞的情況做出預(y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