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旺坐在書案前,對著上好的宣紙和筆墨,感覺一個頭兩個大。
壓縮干糧的具體配比和壓制工藝?他只知道大概原理是炒面、油、糖、鹽混合壓實,但具體比例、用什么油、怎么壓才能又硬又不硌牙還能提供足夠熱量?
復合水袋?多層皮革怎么處理才能不漏水還柔軟?涂膠?膠的配方呢?寬檐帽還好說,但器械保養油。。。除了知道大概需要防銹、潤滑,具體用什么油混合?比例?
“完了完了,光顧著吹牛皮了。。。”何健旺內心哀嚎,臉上還得維持著仙風道骨的淡定表情。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不能慌,不能慌…”
他閉上眼,開始在腦海中瘋狂檢索那些來自現代、早已被遺忘在角落的知識碎片。
“我記得…紀錄片里好像提過…壓縮干糧的關鍵是低水分和熱量密度…油脂是關鍵,動物油易得但易腐,是不是可以試試熟制的植物油,或者混合蜂蠟?既能增加熱量,又能定型防腐…”
思路一旦打開,如同堵塞的河道被疏通了。他猛地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水囊!皮革防水不一定非要復雜的膠,我記得…高溫燙蠟!或者用桐油反復浸漬、陰干,形成保護膜!多層皮革縫合后,接縫處用融化的松香混合油脂密封…”
“保養油…動物油脂混合草木灰試試?堿性能中和酸性腐蝕?或者尋找本地易得的、本身就帶防銹效果的植物油脂…”
他越想思路越清晰,那些模糊的現代科學原理,開始自動匹配上這個時代可能找到的材料和工藝。
雖然都是簡化到極致的“土法”,但方向明確,邏輯上也說得通!
“干了!肯定能成!”
何健旺瞬間腰桿挺直了,臉上那點虛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信姿態。他拿起毛筆,深吸一口氣,開始根據腦海中剛剛構建的思路,“唰唰唰”地在紙上畫了起來。
他畫出了壓縮干糧的簡易模具構造圖,標注了建議嘗試的幾種基礎配方(炒米麥粉為主,輔以砸碎的干果、鹽、以及注明需要試驗的油脂種類),并寫下了“重壓、烘干”等關鍵要點。
復合水囊,他畫出了分層結構示意圖,標注了“內層燙蠟或桐油浸漬”、“接縫處松香脂密封”等處理方式。
甚至,他還根據離心力原理,草繪了一個極為簡易的“手搖式油脂混合攪拌器”的構想圖,用于制作均勻的保養油。
寬檐帽的樣式圖就更簡單了。
每一張圖都線條清晰,重點突出,雖然談不上精妙,但配合旁邊的文字說明,將他的思路完整地呈現了出來,其系統性和指向性,遠超這個時代普通的示意圖水平。
等候在一旁的將作監、軍器監的老師傅和官員們,看著仙師先是凝神苦思,繼而眼中放光,最后下筆如飛,早已是屏息凝神。當看到那幾張圖紙和說明時,他們的眼睛瞬間直了!
他們原本以為仙師只是提出一些玄妙的構想,具體實現還得靠他們摸索很久。
萬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