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雖長,杜建國也只能規規矩矩排隊。
沒辦法,60年代的煤可是戰略物資,得優先供給工業、化工和重要國防行業,民生需求排在最末位。
這也難怪杜大強和劉秀云都覺得他異想天開。
這年頭,除了富煤地區,其他地方的煤壓根不會分給農戶,畢竟農村能燒柴火,凍不死人。
就連城里居民,分到的煤也只夠勉強過冬,能燒起爐子、吃上熱乎飯就不錯了。
就像剛才賣煤票給他的駐村干部,每個月也才配給20斤左右煤票,這200斤,還是人家攢了一年才湊出來的。
“小伙子,來買煤啊?”前面排隊的大爺見杜建國孤身一人,主動熟絡地搭起了話。
“這兩天的煤成色好,洗得干凈,燒起來煙少沒那么嗆人。過幾天可就不一樣了,聽說要換煤礦供貨,都是些劣等煤。你要是買,盡量今天一次性買齊嘍。”
煤站的煤本就不是固定一家煤礦供應,哪處有貨就從哪處調補。
大爺是個熱心腸,特意把這消息告知了杜建國。
杜建國連忙謝過,摸出根煙遞過去,兩人邊排隊邊抽著嘮嗑。
一聊才知,大爺是興北林場的看林員,林場里一個月一換班,他正好趕上過年輪休,想著把攢的煤票都換成煤。
杜建國對大爺所在的興北林場也不陌生,忍不住說道:“大爺,興北林場可是咱這地界上最大的林場了,聽說每年都要給國家貢獻不少原木呢!”
老大爺笑著點了點頭,臉上滿是自豪:“可不是嘛!別看我們一年到頭在林子里轉悠,苦是苦點,但看著林子里的樹一天天長大,最后被運出去給國家做貢獻,心里就熱乎。我們林場產的木頭金貴著呢,不拿來燒火,全用在做家具上,好些老外都來咱這兒買木頭哩!”
說著說著,老大爺臉上的自豪漸漸淡了,多了幾分感傷。
“可惜啊,到歲數了,再有一年,我也該退休了。到時候這護林員的位置,還不知道要落到誰頭上喲。”
老大爺不過是隨口感慨,杜建國心里卻猛地一動。
興北林場在小安村后山更遠處,大半都屬于原始森林,里面河流縱橫、水美魚肥。
雖說小安村后山已經能捕到不少野物,但跟興北林場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現在金水縣不少農副產品,像榛子、口蘑、雞腳蘑這些稀罕物,都是興北林場里廣泛分布的。
大爺一年后退休,這護林員的位置空出來……是不是能爭取讓給小安村即將成立的狩獵隊?
狩獵隊成立后,總不能只盯著小安村后山這一塊地方薅羊毛,得像游牧民族那樣,時不時換地方尋野貨。
要是能把興北林場當成根據地,換地方的難題就徹底解決了。
這倒是個好主意,就是不知道上面會不會同意——等來年開春,倒是可以跟縣長提一提。
他又跟老大爺打聽了些興北林場的詳細情況,不知不覺間,隊伍就排到了他們跟前。
老大爺笑著看向煤站工作人員,把手里的煤票和錢遞了上去。
“李永康?興北林場的護林員?”工作人員看著老大爺的證件,抬眼問道,語氣里帶著點不樂意。
“你們興北林場有的是木頭,還來占公家煤的便宜?”
煤站的煤本就有定量,給持票百姓兌換完后,剩下的部分,工作人員能不用煤票,直接用錢回購,不少人都靠著這個撈外快。